第七十五章 挽救失败-第2/3页





    这番话,多多少少有一些作用,毕竟廋死的骆驼比马大,花旗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信用,配合着桑迪威尔这番话,足以影响一大批花旗的忠实用户,毕竟现在全球金融市场都处在动荡之中,没人知道哪家银行更安全。

    “桑迪威尔先生,请问您对雷曼兄弟公司指责贵公司侵吞和反洗钱的指控怎么看?要知道和可是一笔涉及400亿美元以上的有加债券置换,在以往这种资金规模的交易,没有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是绝对无法达成的。但是为什么这次的交易披露出来的时间却不足半个月呢?”

    “这很简单!”桑迪威尔的脸色有些难看,但仍旧支撑着说道,“因为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雷曼兄弟公司旗下的企业为了周转资金,以一部分尚未兑现的有价债券向花旗集团抵押,我们公司经过最专业的分析之后认为,这笔交易符合公司正常经营。所以我们向雷曼兄弟公司发放了贷款。”

    每一个问题,都看似回答的毫无破绽,但是记者们手里掌握的证据可不仅仅只是这些,在从容应付一圈后,一位带着华尔街金融日报证件的记者起身了。

    她首先环顾四周,带着一种不屑的眼神瞧着自己的同行们,然后如同一只骄傲的孔雀一样释放着自己的气场,在酝酿了一会之后,她才缓缓问道,“桑迪威尔先生,请问您是否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呢?”

    桑迪威尔看了看她,似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做出个请的手势。

    后者微微笑着,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她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在张开最关键的一页摊开给所有人看到后,她说道,“既然花旗集团认为自己的所有经营都是合法的,那么我能请问贵公司以票面价值460亿美元资产兑换雷曼兄弟旗下公司400亿美元有加债券,是否经过了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核呢?为什么雷曼兄弟公司在拿到所谓的贵公司400亿美元贷款之后,却拿不出甚至一亿美元的资金来赎买自己的债务。这些,桑迪威尔先生能给我解答一下么?”

    “首先,对于有加债券的置换问题,我想说这是出于商业机密,其中的细节请恕我无法透露。我只重申一次,任何一项交易,都是有利有弊,我们只是出于对自己公司合法利益的考虑,才完成了上述的交易。至于第二项,那么得请这些小姐自己去问理查德福尔德先生了,毕竟我可不是雷曼兄弟公司的董事长,我无法准确的了解到雷曼兄弟公司内部的每一项经营细节,或许他们在这次金融风暴中亏损过多,有些债务甚至隐瞒了公众,没有对外公开也说不定呢。”桑迪威尔心知对方可能是故意来捣乱的,但又不能避免回答这个问题,不然的话很显然这其中的内幕就会被人死死揪住不放。

    花旗集团需要时间去调整战略,联系盟友,以抹平在金融市场上的亏损,稳定自己的股价,随后就是美国政府的救市规模和对象了,以洛克菲勒财团的实力来看,这第一轮的救市对象,应该不会绕开花旗了。

    这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笑话,因为就在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商议的第一轮融资对象中,就有花旗集团,也就是说现在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原本要掏钱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了需要救援的公司,而且还是最需要解救的那个。

    “那么请问贵公司对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有什么解释吗?”华尔街金融报的记者可不是洛克菲勒旗下的记者,当然不会对花旗集团网开一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应该相信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花旗集团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我们的公司报表,是经过全美最专业的七家财务会计事务所联合计算后才发布的,并且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联邦金融保险行业最权威的审核。每一个步骤都被数十位权威人士来回计算。所以我想你应该最好看看他们的从业资格,再来和我谈论这个问题。”桑迪威尔从不敢正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最清楚,第三季度报表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果说以往行业内部的潜规则是对报表进行10%范围内的修改,那么现在,花旗集团几乎干了百分百的数据篡改,这行为,注定是绕不开有心人调查的,但是对于花旗集团这样一家每年营收超过4000亿美元,净利润高达500亿美元的金融公司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