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九章 平地惊雷-第2/2页





    太子临危受命,在满朝文武的哀哭声中,登基为帝,改年号明和。

    皇帝的灵柩送往煤山,在此停放一个月后,将入皇陵下葬。

    明和帝悲伤不已,几次哭晕在灵前。

    而歌舞升平的京城,满目缟素,死气沉沉。

    不久,圣旨下,庆王忤逆弑君,贬为庶民,囚禁于煤山,其府查抄。庆王妃失足落水而死,念其未参与此事,撤去封号,死后以庶民下葬,罪不及父兄。

    太后赵氏封太皇太后,皇后王氏封太后。

    彭城伯府因参与庆王弑君一案,撤去封号,诛九族。

    一个月后,先帝下葬,后宫之中临幸过的女子,凡无子嗣者全部殉葬,陪伴先帝而去。

    又一月,太后病重,几日后便撒手人寰,依她遗言,未与先帝合葬,而是葬在与帝陵遥遥相对的嘉陵。

    众所周知,嘉陵埋葬的是太祖皇帝高皇后谢氏和其女九容公主,王太后的陵园便也建在此处,只是王太后死得太急,只能暂时停放于嘉陵的一座偏殿之内,待到后陵建好后方可入土为安。

    之后,朝中开始了历时半年而无休止的庆王党运动。

    所谓庆王党,就是参与庆王谋逆的党羽。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尤其是在江南,早年庆王曾经去过几次江南,江南的地方官员都以见过庆王爷为荣,而现在这些则成了罪状。

    霍轻舟还在江南,随着庆王案发,先前围在霍江和他身边的人少了许多,但是也并没有太多影响。

    少了的无非是那些整日想要与他们攀交的官员,留下的当然是读书人。

    虽然看似是因为庆王妃已死,圣上才网开一面,祸不及霍家,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真正令霍家父子明哲保身的,并非是死得及时的庆王妃,而是霍江和霍轻舟在清流中的名望和地位。

    果然,没过多久,便传出皇帝有意让霍江和霍轻舟回京起复的消息。

    霍江谢辞,霍轻舟则以父亲身体不佳为由,请旨暂留江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