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有死无生的洲岛城-第2/3页





    众将的眼眸中透露出的神情仿佛已经不是这个世界之物,表情亦是不见有丝毫动摇。

    这下,河田长亲不得不放弃了劝说。虽然他已经持续说教一天了。

    这天傍晚,城中设宴为河田长亲饯行,也为了之后的恶战放松一下。

    在诸将的心中,已经对河田长亲的退兵不再心存芥蒂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选择了挺起胸膛战斗下去的道路。

    出城之时,河田长亲比之前入城还要谨慎。在他游出壕沟,数度自包围城砦的最上军足轻、武士的眼皮底下溜过,好不容易在黎明前到达了洼田城外的阵屋前。

    永禄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夜半——

    上杉军开始自洼田城退兵。为了不让最上军察觉,不仅没有将篝火熄灭,山中、城外各处要地的旗帜也都保留了下来。上杉军的人马趁着夜色,迅速的朝板谷城后撤。

    走在五千上杉军最前方的是河田长亲以及这支军势中最年轻的将领毛利景广,还有毛利高定、毛利高政二人。

    全军在黎明前越过了板谷城以及周边的关卡也不停歇,瞬间通过河田长亲的领地。到达了信夫郡的福岛城。而此刻,伊达军(伊达军+葛西军+大崎军+国人众)在陆奥亘理郡亘理城聚集了一万大军,相马家在刈田郡和伊具郡的大部分领地都被瞬间攻克。前前后后在四月底到现在,相马家一共付出了一千余人的死亡才守住了宇多郡的门户——驹之岭城。

    如果宇多郡失守,那么田村家所在的田村郡的三春城也就在伊达军的打击范围内了。毕竟驹之岭城以南就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虽然伺机进入上杉领需要翻山越岭,但是打击相马家就不需要翻山越岭,完完全全就可以一路兵锋直指小高城。

    由于相马家方面不能不助他们一臂之力,陶晴贤倒是派出了一位客将前往小高城。先安排起将相马义胤等人的撤离。只要相马义胤活着,那么上杉家就有理由和伊达家争夺陆奥的刈田郡、亘理郡、伊具郡、行方郡、標叶郡、楢叶郡等六郡之地。

    先前,刈田郡还在上杉家的控制之下。只不过由于战事吃紧,陶晴贤不得不将上杉家的代官和少数的常备足轻全部撤出。这就导致了伊达军不战而得刈田郡,接下来就是伊具郡和亘理郡大部分被攻克,大量的相马家武士、足轻战死。

    陶晴贤派出的客将出自能登国,名为游佐续光。原为能登畠山家的重臣笔头,但是由于战败而不得已和西野宗庆一道逃往越后等待上杉家的协助准备重回能登。但是随着关东攻略和上杉谦信留在河越城,游佐续光的幻想破灭了。他不得不离开了越后前往会津。

    能登国算得上战国时期最乱最差的地区,但事实上在第七任家督畠山义总时期,能登地区空前繁荣,畠山家也达到全盛,畠山义总是个将文化看的比领土更重的人,他将一生的绝大多数精力放在繁荣能登文化上,积极收留从京畿逃出来躲避战乱的公卿贵族、文人雅士以及一大部分手工业者、商人,使得七尾城的城下町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荣膺“小京都”这一称号。他的做法虽然被大部分以拓展领土为首要目标的大名所不齿,但不可否认他的这个做法开创了能登地区文化、经济双繁荣时代。天文十四年,55岁的畠山义总病逝。义总去世后28岁的次子畠山义续继承家业,家中的几大势力看义续连胡子都没长满,根本没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自顾自地开始争夺家中主导权,畠山家实力开始迅速衰退。

    众所周知畠山家最为著名的家臣团莫过于温井总贞为首的畠山七人众,七人众中除了温井总贞外剩下的六个人分别为游佐宗圆、游佐续光、长续连、伊丹总坚、三宅总广、平总之。打从义续继任家督后,实力最为强劲的温井总贞和游佐续光为了获取家中实权开始了无休止的激烈对抗,有着“小京都”之称的七尾城也在两人的争斗中遭到严重破坏。畠山义续虽然有心收回权利,但终因实力相差悬殊而没有成功。天文二十年,畠山七人众以义续在位期间引起家族混乱为由,逼迫不听话畠山义续退位,才当了6年家督,正值当打之年的畠山义续成为不甘愿地退居幕后成为16岁的新任家督畠山义纲的后见役(也就是监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