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洲岛城的攻防-第2/3页





    如今的上杉家就像那时候的秦国一样,势力扩张太快而遭到周围诸国的群起而攻之。而朝定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局势。能快速打开突破口的只有占据浓尾二国的织田家。这也就是朝定为什么会将广泽忠信派往岐埠城的原因。

    广泽忠信等人组成的使团起码需要半个月才能回到关东,上杉家还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将目前的劣势扳回。

    洲岛城的守军一面望眼欲穿的等待着陶晴贤等人的援军来援,一面则是继续抵挡着最上军的攻击。

    河田长亲也在五月二十五日将援军五千带到了洲岛城南的洼田城。这里距离洲岛城仅二里。

    二之丸已经周边的出丸皆被攻陷,仅剩本丸的洲岛城,如同风中的落叶一般无助,眼看就要被卷入敌军的漩涡之中,被吞噬殆尽。

    “面对上万的敌军,城内守军竟然能够坚持到现在这个地步!”河田政亲在箭橹上眺望着洲岛城方向,不禁热泪盈眶。

    “这就是越后武士和会津武士的意志啊!和之前被轻易击败的会津芦名家武士有着天壤之别呢。”河田长亲在河田政亲一旁低声喃喃。

    时值梅雨季节。自从上杉军在洼田布阵以来,接连阴雨不断。

    冷雨如雾,山上的赤松、梄树的树干,以及建于城内外各处的阵屋屋檐,都被浸濡得闪闪发亮。

    五千上杉军余一万最上军各自为营,双方都非常默契的按兵不动,只是静静的对望,虎视眈眈。

    并且,最上军在包围洲岛城的同时,为了防备南面的洼田城的上杉军。最上义光还特地匆匆忙忙的修起了阵砦。

    出浦守清属下的忍者如此记载道:

    ——为防备此方(洼田城)而急筑阵砦,掘堀壑,起矮墙,为栅木,以至搭望楼······

    随后,来自会津和米泽的诸将就都在洼田城的大广间内召开了军议。此次来援的会津众有毛利景广、毛利高定、毛利高政、穴泽俊恒、富田氏实(原芦名家臣)、矢田野义正(原二阶堂家臣)等六人,米泽城守将中的河田重亲、河田政亲。

    “诸位,接下来我等就要撤军离开。”河田长亲坐在主位上纠结了一会儿算是说出了这句话。

    “什么?!”毛利景广第一个跳了起来,“我等从本领赶来不说,一枪未发就撤离此地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毛利殿稍安勿躁。兄长想说这是陶尾张守的策略。”河田长亲一旁的河田政亲为河田长亲解释道。

    “尾张守殿的意思是什么?难不成让我等看着洲岛城内还剩下的不到两千的守军全灭?”矢田野义正算是第一次参加上杉家的军议。他作为新参众而加入上杉家,二阶堂家正式被改易除名。

    “既然主上的名代尾张守殿都这么说了,那么我等就不要有什么异议了,照做就是。”毛利高政倒是不反对,他和毛利高定二人作为毛利景广的后见人可是能决定来援的援军中两千军势的主导。

    “安芸守······”河田长亲一看北条高政都为他说话了,都有些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这次上杉军五千为何到了距离洲岛城二里就停下?其实陶晴贤已经和杰山云胜、陶长房等人率领六千上杉军经猪苗代湖转道前往磐城地区。而河田长亲等人的任务就是佯装前去救援洲岛城,之后立即不留声色的撤退并且和陶晴贤等人的本队合流。合流后的上杉军将达到一万一千,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伊达晴宗的本队。

    作为一军之将的河田长亲在撤退的前夜不带随从,独自一人前往洲岛城。

    二之丸陷落后,只剩下本丸的城砦,在朦胧的月光下默然矗立。城砦周围的敌军戒备森严。

    河田长亲藏身于暗处,只见头戴阵笠、手持长枪的最上军足轻如黑色剪影一般来回巡视着。他只好暂时躲在一颗巨大的赤松后面等待着时机。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洲岛城外忽然传来了铁炮声。一发、两发、三发的突然连击,将原本寂静的夜空撕裂。

    突如其来的铁炮声使得守备在二之丸外的最上军足轻们陷入一片混乱。手持长枪的足轻们纷纷朝着侧门、大手门方向奔去,撕下叫喊声此起彼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