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竹篮打水



    言归正传,v3的出现让全世界为之震惊,更慌张的当然还是米英。!

    在轰炸结束后不到一个小时,纳粹发出明码电通告,如果盟军继续使用核武针对德国,西太平洋百余艘潜艇将继续对米国和英国重要城市发起攻击,其结果是玉石俱焚。

    随即,法国北部的德军以雷霆之势出击,再次将打开的包围圈缺口堵,撤退出的盟军将士不到三成,依然有五十余万士兵被包围。

    不过,德军并没有对他们展开围剿,他们成为了谈判的筹码。

    欧洲战事进入了全面停战的状态,继续开战已经几乎不可能。

    英、德不惧怕破罐子破摔,反正他们的城市已经是千疮百孔,但米国人怕,在这之前至少战火还没有烧到他们本土。

    纳粹的这几枚v3打在了他们的软肋,核武泛滥,的已经不是国家的综合实力,针锋相对地攻击,换来的必然是玉石俱焚,米国人犯不着,所以,和谈成为了铁板钉钉的事情。

    至于会谈出个什么结果,这绝不是短时间能达成的。

    这一变故,别说他人,连蒋浩然都始料未及。

    他倒是希望米英与德国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但绝不希望他们握手言和。

    欧洲以和谈结束战争,德军可以腾出手来收拾苏联。

    而米英也不会闲着,他们肯定得插手亚洲战事,远征军在东也将举步维艰。

    二战期间虽然东地区不是主要战场,但是其石油资源可是抢手货,加德日法西斯的计划是在东会师,因此东国家全部卷入战火,真正立置身事外的国家少之又少,他们几乎相继的都选择了自己的大哥。

    二战时期的东国家大部分都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叙利亚是属于法国的殖民地,沙特和埃及虽然有独立国家的名头,却被英国政府控制着,特别是埃及,因为苏伊士运河这个扼守世界海运咽喉之地,很多场战场都是围绕埃及打的,是英军重兵囤积之所。

    初期唯一具有独立主权或是能够有限自主的东国家只有伊朗和土耳其。不过,伊朗因为亲德,结果遭到了米英国家的先下手为强,直接被同盟国给干掉,成为米英的附庸。

    只有土耳其,因为其地理扼守欧亚之喉,战略位置太过重要,二战双方都担心土耳其倒入自己一方后,一旦土耳其遭到敌方进攻,自己救与不救都是天大的灾难。

    所以,双方都不敢让土耳其加入自己一方,干脆默认了土耳其的立国的位置,土耳其也是东各国当唯一一个真正做到了立,朝同盟协约国卖物资大发横财的一个国家.

    还有伊拉克,二战已经是独立的国家,但是他是在英国的势力范围,曾经为了摆脱英国人而协助纳粹,在战争期被英国镇压。

    伊朗同伊拉克差不多,同样是表面立,暗是帮助德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伊朗长期受到苏联和英国的双重压迫,因此伊朗国王想借德国之手帮助自己摆脱苏联和英国的控制,随着战争的白热化,伊朗夹在其,成了热锅的蚂蚁,最后还成了苏联和英国的眼钉。

    埃及在1936年已经独立,但是作为英联邦国家也为英国出了不少力,著名的阿拉曼战役是在埃及打的。

    叙利亚原先为法国的殖民地,后法国投降后被纳粹德国与玻利维亚控制。

    但不管以前他们认谁做大哥,在阿拉曼战役之后,除了土耳其,他们全部成为了纳粹的占领地。

    所以,蒋浩然现在进军东,是从德国人手里夺,但一旦和谈,必然涉及到东,以德国人当前的困境,完全有可能放弃东甚至是整个非洲战场,从而保证欧洲的胜利果实,集兵力继续打击苏联。

    如此一来,远征军继续向前推进是名不正言不顺,因为牵涉英米的利益,甚至都有可能被英米要求退兵,将东交还英米控制。

    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这极大地刺激了蒋浩然,他可从来不做蚀本的买卖。

    他的反应也绝对快速,在德国轰炸、英国、米国的当天,他连续下了十几道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