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台中佳居-第3/4页





    这些阁楼便是署内主要官员的居住地,彼此之间都被竹篱石墙分隔开,各自具有一定的隐密性。

    “这边一座小楼便是职下暂居,靠近于前庭,有什么突发之事,也都可以快捷回应。隔邻则是许、周二君的居所。没有等到驸马到来,我等便先擅自分配,实在有些失礼。驸马若是有什么意见,稍后都可调整。”

    张鉴指着周遭几个小楼笑语道,不免又感慨台内有人的好处。他原本在著作局任事时,虽然职事上要清闲的多,但是居住环境却绝对没有这样从容,六七个人挤在通室内,如果夜里有人恶习打鼾,那么其他人就都不要好梦了。

    “诸位入台,都是才为国用,起居如何,适意即可。你们自己住的舒心,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一切照旧就是。”

    沈哲子笑着摆摆手,继而便行到位于院中最中央那座给他准备的小楼去。

    这一座小楼位于庭院最中央,周围栽着一圈柳树,内里还有一道高在半丈有余的墙壁,私密性得到了充足的保障。

    整座小楼有三层高,虽然建筑的不算宏大,但木石搭配、内外雕琢也都是匠心独运,搭配合理。在台城这样寸土皆繁的地方,居然能够留出土地营造出这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可见这一个官署在规划建设之初,所预设的官员品秩却非沈哲子这个区区四百石的东曹掾。

    哪怕沈哲子本身对于居所并不过分上心,看到这样一个雅趣的小园,也忍不住感叹道:“台内人员庞杂群处,三公未能得闲取静,我却独享此佳所,实在居之有愧啊!”

    张鉴闻言后笑语道:“台内谁人不知,如今这新城新貌,多赖驸马倡议筹划,诸公始得善居。驸马情当居之,理当居之,若是推脱,旁人才是真的要居之有愧啊!”

    行在后方的御属许诵也说道:“属下常任建康地方,也是多闻小民有言,驸马首倡兴建广厦万间于都,大庇满城寒士,若以功论,实在让人仰止!地方五斗之任,尚能居于华堂,驸马陋居一隅,实在不必过谦。”

    沈哲子听到这话便也笑起来,他这座官署在台内规格确实已经算是极好,但跟地方上的官署相比又实在算不得什么。眼下又没有为官不修衙的传统,官员们任于地方也都是极有生活情调,哪怕是穷乡僻壤,官署也都修筑的或是富丽堂皇,或是雅趣盎然。

    别的不说,单单纪友在曲阿县的县署,若比较起来,台内三公都未必有那样高的规格。哪怕为官者本身并不在意这些,但是屡有前任兴修,入住便是豪宅。许多台臣都苦求外任,未尝没有这个缘故。

    游览过住所之后,那个张鉴又开始跟沈哲子讲解在台中任官的一些规矩:“眼下署内人用还是不足,内外只有五六洒扫仆役,眼下各署也都是新创,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完善起来。驸马若是居有不便,也可以将家人召入台内听用,只是平日要让家人禁足居室之内,不能闲游走动。”

    台城内各官署的佣人,本来都是需要统一调配,由少府、殿中等分配内侍使用。像是带着自家仆役进入台城,在中朝普通官员是绝对不允许的,只有个别重臣才可以有一二特权。

    可是过江之后,就连苑内用人都常有缺额,这方面也就放开了。像沈哲子这样的品秩,带着一两个家人进入台城,倒也不会引人诟病。甚至有的官员将美婢宠妾都安排在台城内,以躲避府中善妒的大妇,可谓工作、娱乐两不耽误。跟其他朝代官员的待遇相比,可谓是人性化十足。

    除了居住以外,台臣们在台中还享有许多生活上的便利。年节之时,殿中监还会安排宫人们给台臣量体裁衣,也有专人给他们浣洗衣物。至于吃的方面,台内自有专供,如果官员有特别的需求,也可以提出来,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燃灶开伙。所以,在福利方面真是没得说。

    当然,这些福利用度消耗如今也都折入台臣们的俸给中,毕竟中枢用度短缺,而台臣们说多不多,几百人是有的,又不能随意打发了,因而台资用度也是一直困扰中枢的一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