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华山-第2/3页



当时华山有很多人,有很多师叔伯也有很多师兄弟,还有几个师叔祖辈分的。

当时江湖上流传着这么两句话:“拳出少林,剑归华山。”华山派是仅次于少林的存在,与南方的霸主武当派不分伯仲,而华山不仅自身力量强大,更组建了五岳剑派联盟担任盟主,声望日隆。

当时他在家人丧尽后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拜师华山以后,师父告诫他,江湖不是在刀光剑影中,而是在人的心中,就算是看起来其乐融融的华山里面,也一样有纷争的存在。

当时的华山派分为剑宗和气宗,两派的人马针锋相对,关系日渐势同水火,自古以来兄弟一旦阋于墙,其仇恨程度甚至强过仇敌,不过在内部长辈的控制和外部压力下,这种争斗始终没有爆发过激的行为。

师父对他很严格,但是也很和蔼,不但教他武功,给他讲解江湖的险恶,更始终教导他无论江湖有多不堪,即便很多时候必须不择手段,但终归要给自己保持一份赤子之心,否则就彻底的丧失了人性堕入魔道。

师父说他是难得的练武奇才,如果可能甚至于会成为一代宗师。

他很尊重师父,不过对习武始终提不起兴趣,可能是因为家庭的熏陶,他始终认为武力不能解决问题,虽然自己只能依靠师父才可以报仇雪恨,但是如果不是县令昏庸,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和大宋时期的包龙图一样执法如山,那么世间根本就不需要大侠。想到这些,他对习武的兴趣便大大减低了,而且,他眼看着同门的师兄弟为了是练剑和练气而争吵,甚至于大打出手的时候,他就对习武更有了一种抵触,因为他不想有一天学会了武功和亲如一家的师兄弟动手。

他对自己的定位也慢慢有了认识,在他看起来,华山派这么多师兄弟,个个武艺高强,也不多自己一个,自己不如好好的看看书,以后给华山做一个好的账房先生,给师兄弟们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给师父分忧,特别是看到师父月底对着账册愁眉苦脸的时候,他的这种愿望也就是更强烈了。

所以说,那段在华山的时候,他在藏书阁内的时间远比在演武场的时候要多,开始的师父还恨铁不成钢的痛斥他几句,后来看他的坚持以及华山的后勤也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麻烦,也就听之任之了。

日子就是这样在平静中流逝,转眼就是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少年也逐渐长成了一个青年。

无论是师叔伯还是师兄弟,都对他的彬彬有礼和乐于助人赞叹不已,连与气宗素来不和的剑宗同门也对他挑不出什么毛病。他的想法也很单纯,就是好好的侍奉在师父的左右,为师父分忧。他一直很喜欢一个小师妹,但是小师妹习武成痴,为了学武,不顾自己气宗弟子的身份,经常粘在一个剑宗凤师叔的屁股后面撒娇,在被小师妹嘲笑过几次自己像个穷酸秀才只知道泡在藏经阁之后,他的那缕情思也就断了。

直到有一天,他正在藏书阁里面读书,忽然听到外面传来痛骂和兵器相撞之声,本以为又是剑气两宗的师兄弟又吵起来了,但是随着不断的惨呼声传来,他以为是有外敌入侵,赶紧丢下书跑了出去。

听着惨呼声的方向,他施展轻功向玉女峰奔去,他果然是一个练武奇才,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武功超过了大部分师兄弟,轻功也有了几分火候,很快他奔到了玉女峰。

这个时候,玉女峰上已经剑气纵横,并没有外敌,只是同门正在自相残杀生死相搏。这几百人互相斗殴,都是穿一色衣服,使一般兵器,是敌是友,倒也不易分辨。看样子是剑气之争已经激化到了火并的时候了,气宗人数本来就少,于是只能分头迎战,都是以一敌二或是敌三,白光闪耀,叮当乒乓之声大作,玉女峰已经成为战场。虽然华山分为剑气两宗,但是弟子之间本身的师承不同,本来开始还是剑气两宗比拼,但是斗到后来,本宗之间素有嫌隙的,也趁着这个集会,或明攻、或暗算,也都趁机厮杀起来,局面混乱已极。

他心急如焚,只是四处寻找这师父,终于,他看见在一片空地上,师父被几个剑宗的师叔团团为主,好在师父武艺高强,以寡敌众犹自大占上风,一个人把五六个人压的毫无还手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