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朕上去就是一个高帽!-第2/4页



    ——而且是一户口本,甚至几户口本的脑袋!

    所以,刘胜在即位之后的第一封天子诏中,在最后补上的那句‘商量商量,给大行皇帝准备庙乐’,其实意思就是:那个啥,朕打算给先皇上庙号;

    大家伙商量商量,该给大行皇帝立个什么庙啊?

    明白刘胜的这一层潜台词,再来看公卿百官的反应,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庙号还没有烂大街~

    仍严格遵循古礼的庙法制度,使得如今汉室的皇帝想要捞一个庙号,那简直就不比长生不老容易太多。

    按刘胜先前的浅薄了解,在如今汉室想要捞一个庙号,至少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于在位期间,要做成不小于一件,且对宗庙、社稷有百十年之裨益的大功绩;

    比如太祖高皇帝刘邦立汉国祚,为汉家立下了延绵百十年不绝的宗社,这便是‘功至高,莫过于太祖高皇帝’这句话的由来。

    没人家太祖皇帝开国,就压根儿没汉家!

    其次,是要在足够长的在位时间内,积攒下足够崇高的个人威望,并通过一系列的行政举措,让自己在位时期的民生,较过往有明显的改变。

    这一类别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当朝窦太皇太后的丈夫: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了。

    经过刘恒在位的二十三年,原本自秦末汉初便凋敝,且始终没能得到恢复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

    《许民弛山泽》令,虽然开了‘诸侯自主开采矿产’的口子,却也大幅改善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极大的丰富了底层百姓基本生活物资的获取渠道。

    ——在《许民弛山泽》令颁布之前,天下百姓还遵循着一条古老的规定:天地万物,无论山川河流之内,还是四海八荒之外,都属于天子的个人财产;

    山林间的干柴、野兽,河流里的鱼虾肉食,包括矿产,都属于天子的私赀,寻常百姓但凡敢自此采收,便等同于‘盗窃御物’,坐大不敬······

    除了民生,太宗一朝的汉室,也有其他方方面面的改观。

    比如边境,通过输粟捐爵、移民实边等举措,极大的增强了边防部队战斗力,极大程度的减轻了北墙防线的战略防守压力;

    将百姓始傅,也就是‘成为纳税人、预备役’的年纪从十七岁提高到二十岁,则是为天下的每一个男丁,都增加了专心为家庭贡献力量的三年时间。

    再加上太宗皇帝本人勤俭、质朴,崇尚简约甚至是‘抠搜’之风。

    毫不夸张的说:当太宗皇帝驾崩,整个长安便被一阵哭泣声所笼罩的那一瞬间,‘太宗’这个庙号,就已经焊死在了这位孝文皇帝身上。

    除了太祖皇帝这样的开国之君、太宗皇帝这样备受天下人爱戴的圣明之君,汉天子能获得庙号的方式,自然还有开疆拓土。

    比如历史上的孝武皇帝刘彻,便凭借着北逐匈奴胡蛮的无上武功,在内治糜烂、民生凋零,到晚年都还得靠一纸《轮台罪己诏》来挽回天下人心、平息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的情况下,仍捞到了一个‘世宗’的庙号。

    综上所述,汉天子获取庙号的三种方式,也就显而易见了。

    ——第一种方式,是开国家、建社稷;

    但这种方式过于特殊,理论上也很难效彷。

    第二种,是励精图治,成为太宗孝文皇帝刘恒那样受天下人爱戴、被天下人公认为‘在世圣人’的圣君。

    这种方式可以学,但未必能学的会,需要相当高的天赋,也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

    第三种,自然就是大兴刀戈,开疆拓土。

    这一类,其实和帝王本身的关系不大,往往都需要之前的几位皇帝做下积累,然后还需要几位恰逢其时的天纵之才出世;

    至于帝王,则只需要以坚定的魄力,推动对外开拓。

    比如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由始皇嬴政厚积薄发,一扫**的嬴秦;

    再比如文景之治之后,北逐匈奴、马踏草原的汉武帝刘彻。

    可无论是这三种当中的哪一种——无论是开国,还是文治、武功,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在位时间,不可以太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