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诊心病再逢蔡琰-第2/3页



“哈哈,此事不可说!”赵成也学着蔡邕卖起关子来。

“呵呵,这位小郎中的确有趣!”蔡邕又笑了。

赵成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虽有治蔡公之法,但还需些时日才行,而且我要留住蔡府,以察病变!”

“只要能治好父亲,一切由将军吩咐。”蔡琰听到赵成说有治疗的办法,脸上的神色稍微轻松了一点。

“将军?”蔡邕对这个称呼表示不解。

曹操笑了笑,朝蔡邕介绍道:“蔡公,这位是巨鹿治军中郎将,镇东将军,贾铭,因知蔡公病重,受本初之托而来。”

“又是巨鹿?哈哈,一位懂得医术的将军,还真是少有啊!”

“贾铭将军不但懂得医术,还精于诗文,武艺也非常高深,不但文武双全,而且智勇无双!”经过曹操这样的隆重介绍,蔡邕和蔡琰不得不对赵成刮目相看。

“嗯,一逢乱世便英雄辈出啊,如此英才,堪比赵成,他日定可大有作为!”

赵成笑而不语,任由曹操把自己吹上了天。

蔡琰给赵成安排了住处,曹操事务繁忙,自然不能一直留在蔡府,吃了早饭,他就回去了。

对于蔡邕的病,赵成其实没什么治疗的方案,他根本就不是医生,哪里知道蔡邕得的是什么病。他只把这当作心病来治,而治疗心病,自然只需要心理医生。赵成学的就是心理学,虽然才学了一年,但是不能阻挡他要做心理医生的诉求。

蔡邕现在身体虚弱,赵成不能和他多说话,所以只能从蔡琰这里获取信息。

晚饭时候,蔡琰陪着赵成在客厅里吃饭,虽然旁边还站着下人,但是那种孤男寡女的尴尬还是存在的。

“关于蔡公所说的天象,不知蔡琰姑娘可曾听他说过?”为了不只是埋头吃饭,抬头夹菜,赵成不得不说起话来。

蔡琰停住了筷子,把碗放在桌上,让旁边的丫鬟递来白绢擦了下嘴角,这才开口回答赵成。“其实父亲的心结,早在两年前就有了。”

“哦?”

“在得知临乡侯赵成被害死在渤海时,父亲就卧床了几日,至那以后,身体便日渐衰弱,直到三月前观了天象,他病情就更加严重,寝食难安,终日叹声连连。”

“哎,难得蔡公如此牵挂啊!”

“今日将军说已有治病之法,却不知到底是何法?”

赵成想了想,对蔡琰说道:“我知道姑娘琴艺高超,今晚需要姑娘助我一臂之力,我今晚就要解开蔡公心结。”

“只要能治好父亲,将军尽管吩咐。”

赵成现在判断蔡邕是因为忧国忧民才会这样的,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亮出真身,然后给蔡邕一个希望。

按照赵成的吩咐,蔡琰把琴拿到蔡邕的房间,给蔡邕和赵成弹了一首《高山流水》。

蔡琰琴艺精湛,弹得曲声动人,一曲弹完,赵成觉得好像真的还有余音绕梁一样。

“呵呵,蔡姑娘果然琴艺非凡,你的琴声渺渺如九天而下,飘飘若绕梁不绝,真是神韵啊!”其实这句话是赵成第一次听蔡琰弹琴的时候说的,他现在故意又重新说了出来。

既然赵成记得这句话,那蔡琰当然也记得。“将军此言……与一位故人说的毫无出入……”

“是啊!赵成听到琰儿弹琴时,也是如此称赞。”蔡邕也记得这话是赵成说的。

“呵呵,蔡公如此惦念赵成,便正如这《高山流水》啊!”

“嗯,不错,可是这回我是子期,赵成是伯牙,听琴者犹在,奏琴者却已往生……再无神韵响于世间!唉……”蔡邕长叹了一声。

“天下间舞琴者无数,难道蔡公只记住赵成一人吗?”

“呵呵,老夫知道如将军这般文武双全之才,定是层出不穷,但是赵成之才,可比天人,我等只能望其项背啊!”

“哦?他有何非凡之处,能让蔡公如此夸赞?”

“他曾与老夫说过,要安天下,必须安民,而安民之法,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赵成和蔡邕之前只不过见了两次面,交谈也不算是太久,蔡邕居然能牢牢记住他说的话,这让他非常佩服,就像有感于《高山流水》一样,面对蔡邕这么好的知己,赵成实在再难装下去了。

他伸手取下自己的面具,把本来面目露了出来,蔡邕和蔡琰开始不知道赵成是要做什么,等面具一取下,露出了赵成的脸,两人都惊呆了。

“呵呵,蔡公果然用心,当时我只是随意说了些论道,没想到您老却熟记于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