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骗董卓备战洛阳-第2/3页



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赵成他们遇到了一队滋扰平民的士兵。

那些士兵虽然没有做出杀人放火的事,不过在市集上却是横行霸道,看到商贩们有些什么好东西,就直接拿进口袋里。

那些商贩不敢反抗,只能干看着,敢怒不敢言。

这时那些士兵看到了一个清秀的少女,有几个拥了上去动手动脚,吓得那少女赶紧往回跑。

那些士兵则是放声大笑,如果是在城外,那少女肯定跑不了。

赵云看到这情景,拿着剑就想冲上去,还好赵成拉得快。

“小不忍则乱大谋,要以大局为重!”

赵云听了赵成的劝阻,也忍住了气,没冲上去。

“大虎!”赵成叫了大虎上前来。

“将军!”

“你带几个人出城去通知张颌他们,今晚让士兵们好好休息,明天就要开战。”赵成得让张颌他们准备好。

“是!将军!”大虎领了命令,带着四个卫兵就走了。

赵成本来是想回太师府的,路过蔡邕家的时候,他突然决定进去拜会一下。

因为早朝的时候,他看到蔡邕站在了九卿的行列里。

反正时间还早,赵成就带着好奇,朝蔡邕的门口走去。

知道赵成前来拜会,蔡邕非常高兴,赶忙把赵成和赵云领进客厅里。

“不想才时隔数月,蔡公就已位列九卿了,赵成今日在殿上见到蔡公,感觉有些意外,所以特意前来拜会!”赵成说明了来意。

“唉,侯爷有所不知啊,董卓为了让老夫出仕,可谓是费尽心思啊,威逼利诱,无所不为!老夫实在是无法,才答应了入朝为官。”

原来蔡邕并不是自愿的。

赵成想来蔡邕也不会自愿,像他这样的学士,怎么会想要去给董卓做官呢?

“看来蔡公与我,同病相怜啊!”赵成也感叹道。

“老夫知道侯爷一定是有隐情,不然不会臣服于董卓的,今日董卓封了你们兄弟二人,一是强行拉拢,二是做给百官看的。”蔡邕还看明白了今天的情形。

“蔡公慧眼,我本是要领兵来助本初兄和孟德兄清除宦官的,没想到董卓先到一步。为了不使董卓疑心,我只好主动向他示好。不然我区区六万兵马,怎么敌过他三十万大军?”

赵成也把自己的苦衷说了出来。

“莫说侯爷六万兵马了,袁绍身为司隶校尉,领兵十五万,都还不敢对董卓不敬。”蔡邕满是理解地对赵成说。

“十五万?袁绍不是说只有三万么?”赵成听到蔡邕的话,心里起了疑惑。

“本初兄不是只领三万人马吗?怎么会是十五万?”赵成赶紧问道。

“哦?我只以为司隶州的兵马都还在他的手上,大概董卓明里暗里削了他的兵权吧!”蔡邕无奈地回答道。

“如果是这样,那孟德之前所领的禁军,大概也被董卓撤了!”

赵成觉得蔡邕的推断应该是真的,不然曹操和袁绍不会一直等着刘备了。

“上次我们还为内臣之乱而愤慨,却不想这回董卓比之更甚!”赵成叹了叹气,对蔡邕说道。

“唉,依老夫看,大汉的气数已尽啊!今日朝上的情形侯爷也看到了,这哪里还是我汉室江山啊?”蔡邕说得满脸愁容。

其实赵成早知道,汉朝到这个时候,早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只要百姓安乐,是不是大汉的江山,倒也无所谓!”赵成想了想,对蔡邕说道。

蔡邕听了赵成的这句话,好像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现在已是乱世,依老夫所见,能平天下者,有五人!”

听蔡邕这么说,赵成不由起了好奇心,于是问道:“哪五人?”

“其一兖州曹孟德,其二渤海袁本初,其三徐州刘玄德,其四江东孙文台。”说道这里蔡邕停了下来。

蔡邕说的曹操,袁绍,刘备,孙坚,这四个人,赵成知道都是可以一统天下的人。

“第五个呢?”赵成问道。

“其五便是侯爷你了!”蔡邕笑着说。

“呵呵,蔡公过奖了,以赵成的才能,可以安居冀州就满足了,哪里能够一统天下呀?”赵成的话算是实话。

而且蔡邕也觉得赵成说的没错。

“其实侯爷与其他四人相比,只差一样!”蔡邕说道。

“哪一样?”赵成问道。

“门客!”蔡邕回答。“本初的袁家四世三公,声望颇高,门下才俊最多。”

“孟德之父,官拜太尉,幕僚也不是少数。而文台乃江东世家之后,也是人才济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