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上金銮殿前受封-第2/3页



刘焉的意思是各州扩充出来的兵力主要是为了镇压农民的。

“州牧代刺史之职,并为各郡太守,国相之上,可任免州内所有大小官员,兼行军务!”

这样一来,州牧就等于是地方上的国王了!

“各位身为州牧,一定要尽力保一方安宁,不负圣上重托!”

接着就是一番宣誓之类的话,还有授印,州牧的印还真不小。

太监把刚才的圣旨改了拿给赵成,还派车帮他把赏赐的黄金拉到了官驿。

赵成去换朝服的时候还满心期待能遇到“孙菲菲”的,谁知却没碰到。

一进太尉府,曹操就笑着迎了出来。

“果然如孟德兄所言!”赵成笑道。

“封赏虽如我所言,可却不曾想到你会拒绝州牧之职!”曹操知道早上发生的事。

“我只是不想遭人非议而已!”赵成解释道。

“那你也太鲁莽了,应事先与刘大人商议一番。”曹操说话的时候,刘焉也到了。

“无妨,本来州牧之职无论侯爷还是王爷都可。”刘焉说道。

“在下莽撞,还望大人见谅。”赵成赶紧道歉。

“呵呵,你倒是有胆识,我首次上殿时,话都不敢说的!”刘焉笑道。

其实赵成压力也挺大的,但是为了不做那个州牧,他才壮起来的胆子。

之所以赵成不愿意做州牧,是因为州牧他觉得难以胜任,还有就是做了州牧一定很忙,他计划的事就没时间去做了。

再一个赵成觉得天下即将大乱,州牧不好当,一个巨鹿城当然好守住,但是一个冀州,那就不容易了。

赵成和曹操说了明天一早就要启程回巨鹿,现在封赏已经完了,他要把州牧的大印交给刘华。

知道赵成要走,曹操就又带他去拜访了一下蔡邕,这次蔡邕对赵成热情多了。

“蔡公特意吩咐我,在你走前再领你来蔡府一趟。”坐在蔡府的客厅里曹操说道。

“不知蔡公有何事?”没事当然不会叫他来了。

“老夫佩服公子治世之雄才,想请公子再来谈论一番。”原来是上回聊上瘾了。

“在下惭愧,只会高谈阔论而已,能得蔡公赏识,赵成窃喜!”赵成笑着说。

“公子可知小康与大同?”蔡邕问道。

“略懂!”赵成真的只是略懂。

“那公子认为何为小康,何为大同?”他接着问道。

“小康便是百姓丰衣足食,如孟子所言:‘斑白者不负带于道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以谓之小康。”

赵成顿了顿继续道:“大同则难以企及了,大同之时已无需法度,人人皆能循规,都如圣贤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物产富饶之极,百姓需则取,不需则不取,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赵成看蔡邕听得入神,笑着说道:“不过在下认为小康可实现,而大同只存乎遐想。”

“那小康如何实现?”蔡邕又问道。

“若以王道,小康不可实现!”赵成这一说,曹操和蔡邕两人又愣住了。有皇帝就不可能有小康,他们自然接受不了。

“帝王只是一人,以一人之力,怎能使天下小康?贤如尧舜都未能实现,其他人更不可能!”

“实现小康需以民为本,而治民需以法为本,举国上下皆以法律为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法制天下,才可实现小康。”

赵成说完之后,曹操和蔡邕半天都不说话。过了一会儿,蔡邕才说道:“老夫孤陋寡闻,难以理解公子所言,不过老夫确信,公子所言极是!”

“我晕,听不懂都觉得有道理?有没有搞错?”赵成心里想道。

“可惜贤弟明日就要回巨鹿,不然蔡公可以与他多谈几日。”曹操说道。

“蔡公若有兴趣,可随时到巨鹿找在下!”赵成笑着说。

“对呀,既然公子在巨鹿,那巨鹿定然是别有风貌,老夫一定会去!”他一下想到了去实地考察了。

说来这几个月巨鹿的确有很大的变化,与其他地方肯定已经不一样了。

接着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曹操和赵成就告辞了,只可惜这回没见到蔡琰。

“本想领你去乔公府拜访一次,可惜已再无时日,下次你来洛阳,我一定带你去!”曹操在路上对赵成说道。

“那乔公府有什么特别么?”赵成好奇地问道。

“乔公你只见过一面,不相熟,他颇具慧眼,博学而正直,是个难得的忠臣!”说到这里,曹操又悄悄地凑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