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166:征兵(七千五字)-第2/6页



当年,秀女入宫,秦贵妃便是凭借一首曲子,取悦了承孝帝,一朝爬上龙床,一生富贵荣宠。

秦贵妃轻轻招手,一名宫女抱了一把琵琶过来,少顷,一串悦耳的音符流出。

不得不说,这秦贵妃一手琵琶弹得极好,承孝帝喝酒听曲,脸上的表情舒展多了。

一曲落幕,秦贵妃将琵琶递给宫女,走去承孝帝的身边,先是敬了承孝帝一杯:“皇上您日理万机,臣妾实在心疼,如今铮儿已是弱冠年纪,不如让铮儿为皇上多分担一些,那城防营的首将去世已多时,不如让铮儿接手那城防营,一则可以为皇上分忧,二则也可让铮儿锻炼。”

提到城防营,承孝帝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变了。

“贵妃,后宫不可干政,难道要朕再提醒你一遍?”

“臣妾只是担心皇上的身子,想让铮儿为皇上分担一些,没有要干政的意思,请皇上明鉴。”承孝帝脸色一变,秦贵妃吓得跪在他的脚下。

生怕承孝帝会处罚秦贵妃,齐王凤铮急忙解释:“父皇,母妃只是随口说说,并无干政的意思。”

“起来说话吧。”秦贵妃跪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承孝帝才舒展眉头,吩咐她起身。

秦贵妃松了口气,刚从地上爬起来,便听内侍总管庞裘在外面禀报。

“皇上,兵部有急奏传来。”

经过秦贵妃这么一闹,承孝帝也没心思吃饭了,对着殿外吩咐:“摆驾御书房。”

等承孝帝摆驾离开,秦贵妃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变得无比狰狞。

倒是齐王凤铮镇定:“母妃切勿动怒,父皇未将城防营交给儿子接管,想必也不会交给太子,只要城防营不落入太子手中,咱们先静观其变。”

秦贵妃脸色依旧难看:“可是,铮儿,你此番去晓月城,未取到月氏遗书,你父皇未必相信。”

“月氏遗书的下落,现在扑所迷离,父皇对儿臣生疑,自然也会对太子生疑,父皇他还需要咱们牵制太子,只要皇后跟太子不倒,咱们母子俩的地位必是稳固的。”

少顷之后,御书房,承孝帝看了兵部的急奏,气得一巴掌重重拍在了御案上。

“北牧族侵犯边际,区区一个北牧族,竟敢侵犯大风王朝的边境,边关那些守将脑袋都是泥巴做的吗,连区区一个北牧族都对付不了。”

“皇上息怒。”

庞裘瞄了承孝帝一眼,说话小心翼翼。

承孝帝重重喘气:“连区区北牧族都对付不了,叫朕如何息怒?”

“皇上,镇守在北牧边关的一半兵力,被您一道圣旨调去驻扎在大魏的边境上了,剩下的一半兵力抵御野蛮的北牧族,怕是有些吃力。”

这北牧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在大风王朝北边的草原上迁徙生活,雨季的时候,草原上马壮羊肥,这北牧族与大风王朝之间相安无事,但是一到旱季,草原枯死,养不肥牛羊,那北牧族人的生活便成了巨大的问题,北牧族人为了生存,这几年,时常进攻大风边境,抢夺大风的资源。

那北牧族人在马背上长大,擅骑射,彪悍勇猛,年年到了旱季,都要骚扰大风边关,令承孝帝甚是头疼。

今日,兵部这道急奏,是请求承孝帝派兵去支援。

承孝帝揉了揉眉心,十分头疼。

大风王朝的兵力虽雄厚,但是一部分负责大魏与大风的交界,一部分驻扎在原先月国的地盘上,防止月国旧臣造反,一部分驻扎在玉临城外,负责京师安全,一部分看守大风境内重要的军事关卡,这些兵力加起来,差不多已经是大风王朝举国之兵力了,如今,兵部上书要求派兵支援北牧族边境,承孝帝还能去哪里调配?总不能将城防营及驻扎在玉临城外的大军派去抵御区区一个北牧族吧。

庞裘趁着递参茶给承孝帝的机会,往御案上瞄了一眼,大概猜到承孝帝在发什么愁了。

“皇上,奴才有个主意。”

承孝帝端起参茶,轻轻抿了一口:“讲。”

庞裘的语气毕恭毕敬:“城防营,不能动,城外的大军,更不能动,皇上,大可以招募新兵,让那些新兵前去镇守北牧族边境,旱季一过,北牧族便会退回草原深处,旱季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派遣新兵去,足矣应付。”

这些年,大风王朝几乎年年都在招募新兵,如今招募新兵去边境抵御北牧族,虽是下策,但是除了这个办法,承孝帝一时之间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