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风云起



    朱祁镇看着于谦,眼神中炽热的火焰让于谦也燃烧了起来,于谦感受着朱祁镇身上越来越强的气势,头微微低下。

    五步之内,只有王振随侍,其余锦衣卫都在酒馆之外,朱祁镇扫了一眼四周,突然笑了。

    “于卿,可能要委屈你一下了。”朱祁镇说完后,直起身子,右手一抬,把桌子掀了!

    “哗啦!”桌子一下子被掀翻,桌上的菜肴酒碗摔了一地,碎渣残骸,叮铃哐啷!

    周围的锦衣卫眼角不禁看向这边,朱祁镇勃然变色,怒吼一声,“混账于谦!你真当朕治不了你吗!放肆!”

    于谦心下了然,只伏低了身子,也不言语。

    朱祁镇狠狠瞪了于谦一眼,吼道:“来人!重打于谦!打死为止!”

    王振愣住了,朱祁镇皱眉一瞪,王振迟疑着上前。

    只听见于谦清朗的声音传来,“臣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大明。”

    王振看见朱祁镇轻轻摇头,心中明悟,立马跪下求恳,“皇上不可啊!皇上万万不可!”

    朱祁镇怒哼了一声,用力甩了一下袖子,气呼呼的走了!

    酒馆的四周的锦衣卫立刻组队跟上,只留下跪在原地的于谦……

    朱祁镇虽然离开了,街道上却依旧静悄悄的,无人敢出来,于谦跪在原地,腰杆挺得笔直。

    朱祁镇回宫后,也不去看跪在乾清宫的大臣们,反而去了太液池,坐上白蛟,欢快的玩耍。

    中午,太阳颇为毒辣,太液池边清风阵阵,凉爽得很。

    太皇太后得知太后阳奉阴违,气得冷笑,金英劝道,“太皇太后,此事只怕要缓一缓,如今太后心疼皇上,不肯妥协,要是过于逼迫,只怕会把事情闹大。”

    太皇太后揉捏着手腕说道:“哀家当然不想把事情闹大,但只怕皇帝不让我省心。”就在此时,一个宫女急匆匆跑来,神色惊慌。

    太皇太后讽刺的笑了,手指宫女道:“你看,事情来了吧。”

    金英眉头深锁,看着宫女不语。

    宫女放缓脚步,跪在太皇太后面前,大声说道:“太皇太后,刚刚有锦衣卫来报,兵部右侍郎于谦被皇上罚跪在酒馆,至今未起,许多百姓围观不平。”

    太皇太后一拍桌子站起来,吓得金英身子一抖!

    “放肆!”太皇太后威严的声音响彻整个宫殿!

    金英低着头,眼神凝重,皇上啊皇上,你这是闹什么呢!

    太皇太后的怒火,您能承受吗?

    太皇太后愤怒的扫视四周,所有宫女都低着头,不敢与她对视!

    她远远看见,又有小太监急匆匆跑来,太皇太后一拂衣袖,缓缓坐下,不论如何,一定要冷静下来。

    小太监跪下禀告,“太皇太后,跪谏大臣晕倒十五人……”

    太皇太后睁大双眼,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跳得人脑袋生疼。

    乾清宫门口,大臣晕倒十五人,正是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这些大臣大多是前朝老臣,年级老迈,当然撑不住。

    眼看着一个个老臣,身子摇摇晃晃的,身子颤抖着的,眼神慢慢呆滞的。

    一部分大臣还有汗水流下,许多脸色苍白,连汗水都不流,就这么直挺挺、软塌塌的晕倒了。

    剩下的大臣,依旧在坚持,他们有的眼神放空,有的死死盯着乾清宫的牌匾,还有的头越垂越低,看着地板的。

    一片寂静,一个老臣汗泪齐下,嘴唇哆哆嗦嗦的,他一直絮絮叨叨的小声呢喃,“国之不国……君之不君……”

    突然,寂静的乾清宫门口出现一片骚动,连站在四周的锦衣卫、太监都骚动起来!

    正在诊治大臣的太医们,纷纷停下,微微低头。

    一些大臣勉强转头,趁机揉揉发麻的膝盖,只见人群骚动中,两个粱冠朝服的老人缓缓走来,神情肃穆!

    此时,所有大臣都身穿早朝常服,乌纱帽、团领衫、束带。

    在一片红袍、绿袍官员的映衬下,两个老人显得特别突出。

    身穿赤罗衣,头戴梁冠,青领、白袜、黑履,一步一步走得稳重,衣着端庄,神情肃穆,端正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仿佛他们肩上扛着天下至理大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