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胡濙



    王振微微躬身,不管孔明和刘伯温多么随意,他都不能随意。

    他清清嗓子说道:“诸王中,襄王最贤明,名气也最大。但奴才私下接触过,只觉越王多智,行事诡谲,不依章法。郑王性格暴躁,但率直狂傲,城府不深。荆王、淮王、梁王都是本分人,历来守规矩。卫王才19岁,年纪最小,性格也最跳脱,倒是不好判断。”

    朱祁镇听着王振的分析,心里大概有了个脉络。从他对历史的理解来看,明朝夺嫡少有风波,很少会像清朝那样荡气回肠,什么明宫三大疑案,红丸案、庭击案、移宫案……

    不要欺负人民的智商好吗?

    非常让人失望!

    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尤其大名鼎鼎的“壬寅宫变”,嘉靖帝朱厚熜睡得好好的差点被宫女勒死,怎么不让人笑掉大牙。

    估计满清也就那个样子,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被一群穿越小说炒作得有些发光发亮。

    所以朱祁镇没有疑神疑鬼的将这件事情扩大联想,或者将这次刺杀想得天衣无缝,布局精妙。

    朱祁镇熟悉历史,他从来不觉得古人有什么厉害得让人发指的智商。更不觉得古人都像开挂一样,一个个牛逼得可以算到两百年后的生活。

    说白了,大家都一样,都是普通人。普通的智商,普通的情商,普通的打算。偶尔有几个拔尖的名人,如诸葛亮、刘伯温等,不过也只是比常人聪明。

    当然,明朝这些飞天遁地的人还是能狠狠震慑他的,比如胡青,一个9岁的小女孩。

    但是,朱祁镇绝对不承认古人普遍比现代人聪明。难不成,过了这么几百年,人类综合智商还能不进反退啊!

    “皇上!”小太监王谨打断了朱祁镇等人的秘密会议,小声说道:“礼部尚书胡濙求见。”

    胡濙?

    朱祁镇心砰砰乱跳起来,胡濙,不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人吗?

    朱棣夺位之后,千方百计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派的就是胡濙!胡濙可以说是全权指挥这件事情!

    朱祁镇有些激动,他缓缓吸气,克制住了激动,平和了声音说道:“宣。”

    王谨退下,孔明、刘伯温也站了起来,胡濙是朝中重臣,更是朱瞻基托孤时的五大臣之一,不敢怠慢。

    胡濙缓步走进暖阁,一身白色孝服,头戴麻冠。

    “臣礼部尚书胡濙拜见皇上,圣躬安。”胡濙跪下行礼拜见,声音有些沙哑低沉,充满磁性。

    “胡尚书快快请起。”朱祁镇让王振扶起胡濙。

    胡濙一站起来,却是大家都呆住了。

    王振呆呆的扶着胡濙的手,朱祁镇微微张着嘴,曹吉祥瞪大了双眼,樊忠呆呆的看着胡濙。只剩孔明和刘伯温面面相觑。

    胡濙笑了,就像一截干枯的木头上,突然绽出花来,他双目炯炯有神,佝偻的身子站直了,只问道:“皇上没受伤吧。”

    “是你!”朱祁镇本不想盗用电视剧里常见的狗血台词,更不想延伸这样的狗血剧情,但是没办法,他实在是太惊讶了。

    胡濙,居然就是坐在酒馆,带着胡青的那个老头!

    生活就是如此狗血,本来遇刺的时候,胡濙突然跳出来,爆发出强大战斗力,就已经让朱祁镇大为惊讶了。可现在,他再次让朱祁镇惊讶。

    胡濙看着朱祁镇惊讶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就像恶作剧成功一样的狡黠笑容。

    他完全可以想到朱祁镇接下来会问些什么,他已经准备好答案了。早在进宫之前,他就已经在心里想了无数次相见的画面。

    只有真正看见朱祁镇这惊讶的表情,他才会觉得不虚此行。

    谁叫咱们的小皇帝,总是装成一幅大人的模样。

    他等着朱祁镇像个孩子一样,一连串的发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怎么会在酒馆……”

    朱祁镇平复了一下心情,见胡濙眼中揶揄的眼神,只觉微微有些好笑,这胡濙怎么一幅逗孩子的模样。

    朱祁镇清清嗓子,王振等人回过神来,依规矩站立一旁,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朱祁镇问道:“胡青没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