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一场战斗



    朱祁镇的反击开始了,这就是他登极后的第一战,没有一个大臣支持。太皇太后、太后都不支持。

    可是那又如何?

    我有孔明,刘伯温,还有新任司礼监总管王振,掌控东厂!

    谁怕谁!

    刘伯温立马发挥作用,发光发热,制定了一篮子计划。至于他自己的立场,不详。

    第一,以舆论压迫之。

    第二,以皇帝权势压迫之。

    第三,以迷信误国压迫之。

    第四,从皇宫开始,禁止女子缠足。制定律令,惩处措施。上行下效。

    刘伯温身强体壮,武道,儒道,道术齐修,精力充沛,当天晚上就和朱祁镇秉烛夜谈,拟定了初步作战计划。

    孔明觉得自己被大大的冒犯了,因为他也被规划到了刘伯温的计划中。

    朱祁镇对此,乐见其成!

    诸葛亮对刘伯温,多么有趣的对手,谁强谁弱,尽可拭目以待。

    朱祁镇起了个早,用了早膳,打了一套拳法,精力充沛的去上早朝。

    今天,来个开门红!

    孔明将发挥他的优势——舌战群儒!

    孔明一身白袍,跟随朱祁镇去上朝,袍袖甩动,英俊潇洒,好一个意气风发!

    朱祁镇依旧一身孝服,先皇驾崩,按照祖制,皇帝和百官都要穿丧服满27日。

    常朝在奉天殿举行,皇帝坐在奉天殿门口的台阶上,百官在台阶下分文武两班站立。

    按照惯例参拜完毕,一阵沉默。

    朱祁镇见几个御史都蓄势待发,显然打算继续吵。

    杨士奇低眉顺目的站在队首,他左侧是杨荣,右侧杨溥。

    杨荣抬头直视前方,面无表情,杨溥依旧徇徇儒雅的站着,纹丝不动。

    “皇上!”一个御史出列,“臣有本奏。”

    “准奏。”朱祁镇说道。

    御史展开手中的奏折,大声朗读起来,朗朗上口,颇为押韵。

    朱祁镇嘴角含笑,真该送他一套架子鼓,边敲边念,更有节奏。

    “圣人立国,当体恤民情,与民休息,岂闻擅改祖制以乱天下乎?一国大事,皆决于女子谈笑之间,何其可笑,祖宗不幸……”御史越念越激动,唾沫横飞,两侧官员不住点头,显然觉得言之有理。

    御史念完稿子后,行礼退回队伍。

    一阵沉默,百官忍不住抬头,看看今天小皇帝怎么了,这么沉得住气。

    大概是被太皇太后教育了吧!

    朱祁镇示意王振开口,王振说道:“众卿有本启奏。”

    一名御史出列上前行礼,“请问皇上,是否还要再行禁止缠足之事?”

    朱祁镇说道:“那是自然。”

    “哗!”百官一片哗然,忍不住吵嚷了起来,杨荣抬头看了一眼朱祁镇,眉头紧皱。

    御史大声说道:“臣一片丹心,为我大明计,希望皇上收回成命。

    孔明一直站在朱祁镇下首的台阶上,朝朱祁镇行礼说道:“皇上,臣有话说。”

    “准了。”朱祁镇说道。

    众臣都盯住了孔明,只见孔明微微提起袍角,一步步走下台阶,面对着大臣们。

    他袍角一甩,负手而立,孤傲清高。

    “翰林院侍讲孔明,奉圣明责问尔等。”孔明抬手,四方一拜。

    百官惊怒,忍不住呼和起来,“你算什么东西!竟敢代表皇上!”

    “小子快快退下!”

    “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区区五品侍讲,也敢无礼!”

    “还孔明呢!你以为自己是诸葛亮啊!”

    ……

    百官早就听说皇上微服出宫,带了个溜须拍马的书生回来,美其名曰“急选”。

    想着给小皇帝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好家伙,竟敢如此猖狂!

    孔明一声长笑,震动四野,众人安静下来,心中忍不住咋舌,这小子浩然正气居然如此浓烈!

    “诸君跟我提古制,以为缠足有违古制,我便与你们论一论古制!古制,何为古制?据我所知,缠足一事,兴起于南唐李后主,呜呼悲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后主何许人也?亡国之君,背万古骂名!此人喜爱女子缠足,以为极美,诸君,哈哈哈,可是要学此亡国之乐!又有一人,也喜爱缠足之事,杨贵妃美艳动人,三寸金莲,让唐玄宗爱慕不已!可惜马嵬坡下,佳人上吊,玄宗为之误国,何其可悲!”孔明一展衣袖说出一番话来,抑扬顿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