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扬州乱起



    南阳,一片富饶且又混乱的土地。

    自何氏衰败后,南阳无主,南阳地方势力已由原本的明争暗斗化作了数次‘易主’。

    袁术选择南阳作为根基也算经过深思熟虑,执孙坚那把快刀收割南阳豪强,孙坚唱黑脸,袁术唱红脸。

    袁术短时将麾下散布南阳,不求广收民心,却在南阳大行军功之道,大肆募兵,组军立势。

    这年头征兵不是想当然的占据一块地方就能征的。

    没有一定的民众基础,强征出的军队训不训练?给不给配军备?战力如何先不说,你敢不敢用才是根本问题。

    要说袁术作为这个时段的一方诸侯也算实至名归。

    袁术麾下文臣武将可不少,别说这个时段的曹老板跟备备哥,就算袁绍、公孙瓒怕是在这方面也要被他吊打。

    袁基死后,作为汝南袁氏子弟,袁术有着比袁绍更正统的身份。

    尤其是韩馥还给袁绍上演了一场被逼死的大戏,袁氏门生故吏多投袁术。因袁氏屠了宦官,更有大量久受党锢之祸的士人投靠到袁术麾下。

    孙坚一系无需多说,如今孙坚势力说不上强势,可不但给袁术当刀背锅,孙坚手中还攥着传国玉玺,听命袁术,但隐隐跟袁术有些合作关系,算不上是袁术部将。

    虎牢关袁术摆了孙坚一道,而之所以至今孙坚依旧听命袁术,却也实在是袁术这时段爆发出的能量太大,让孙坚在袁术身上看到了获利的可能。

    张勋、梁纲、桥蕤、李丰、杨弘、陈纪、俞涉、冯方,韩胤、袁胤、师宜官、戚寄、秦翊、长奴、陆勉、黄猗、李业、舒邵、惠衢、张炯、袁嗣等等,等等。

    老大一帮子人,因各种各样的理由聚集袁术麾下,如今袁术还没做那称帝的狗血操作,甚至一些汉室宗亲都看好袁术。

    而这些人到底能力几何不做评价,但带钱带兵来投基本属于常规操作,袁术军兵之盛,可想而知。

    说实话,刘沧是真不想招惹这个时段的袁术,如今大汉民心大多都有归属,信念大过天。如今正是各方军心士气最旺盛的时期。

    只要聚的世家豪族多,说是民心所向也不过分。

    后世统治者习惯说汉时世家欺压百姓必须除去,大概这样比较好听,简单更容易理解接受。总不能说他们掌握部分民心,咱感觉不舒服不安全,得弄死他们吧?

    这种所谓的掌握民心手段不一,好坏难论。唯一一点不可否认。

    一旦跟他们起了正面冲突,不杀吧,不行。杀吧,又失德。

    反正有荆州刘表跟以后的曹老板跟袁术掐,袁术是个二百五,刘沧原本指望刘表跟曹老板把袁术这票班底拆了,想来那时这些班底手中的民心差不多也该耗尽。

    到那时,干仗也能下手轻些,辅以威慑大义,多收俘,少屠军,却是刘沧所求。

    说实话,袁术的水平实在不咋地,跟刘表掐了两年,居然把自己掐虚了,将一切归咎荆州不是他的地头,结果想要转移根据地。

    可洛阳蹲了个太后,那边还有个摸不清底细,却又嗷嗷狠的刘沧,豫州、司隶肯定不能乱去插旗。

    想占冀州吧,袁绍、曹操、刘虞正跟公孙瓒、陶谦以及黑山军掐的死去活来。

    冀州、幽州、兖州、徐州乱哄哄的。这时候去那边生事明显划不来,怎么看也是等那边战出个两败俱伤再去更合适。

    看来看去,袁术又瞅到了扬州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