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背后的人-第2/2页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刘骜还活着的时候说做学问他不如郭兴邦,可做官郭兴邦不如他的原因。

    再怎么说郭兴邦也是一个臣子,可是他却总是将自己放在皇帝老师的位置上,而很少将自己放在臣子的位置上。

    “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郭兴邦在刘覆走后淡淡道。

    阿里郎道:“回太师的话,我那泰山大人带来一个人,说是贼齐的盐商,带了不少盐巴,我们现在正好缺盐,但是他要价很贵,所以请示一下太师,究竟该不该买。”

    “这些人靠得住么?”郭兴邦心中一紧。

    南疆现在有多缺盐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别看他平时很少出这一片院子,可外面的事情,他基本上都知道。

    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郭兴邦一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对外面的事情了如指掌。

    现在南疆虽然号称数十万大军,可实际上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人数不过二十万左右,一些小部落不会在关键的时候派兵,除非是有好处拿。

    这些人能够团结一处,无非就是利益驱使,一旦因为食盐的问题而导致内讧,南疆百族会在瞬间分崩离析。

    阿里郎道:“靠得住,我泰山大人派人去了金陵城,打听到不少内幕消息。这些消息,基本上都是杨家那边传出来的。送盐的不是杨家的人,他们是吴家的人,杨家并不是十分清楚,可杨澈很不高兴。”

    郭兴邦想了想道:“正是缺盐巴的时候,买了吧,不管他们出什么价,只要他们能够做到将盐巴运到山里,多少钱都给。

    人家是提着脑袋过活,这些个肩上,给了他们足够的利润,他们就敢造反的。”

    阿里郎躬身道:“那臣下马上就去办。”

    郭兴邦点点头:“去吧,老夫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