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嘉靖四十一年这场风暴-第2/3页





    他也问过王若虚,老王回答得也挺干脆,说同顾言没有任何渊源,根本就说不上话。

    既如此,周楠也是没有法子。

    邹应龙听到周楠问,道:“子木,我恩师和顾尚实不睦,你觉得我去寻他有用吗?”

    周楠心中抑郁,是啊,他在京城最大的依仗也就是徐阶和王若虚两人。既然这两人都拿顾言没有办法,顺天府秋闱的事情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邹应龙见他情绪低落,安慰了几句,又将话题说回倒严这件事上:“子木,你要相信恩师。如今严分宜已回家休养,而他老人家又随时侍侯驾前,想来定然会有所作为。”

    ******************************************

    就在二人说话的这个时候,西苑中,玉熙宫精舍。

    已是春末,嘉靖皇帝今日破例地穿上了袄子,垂目盘坐在蒲团上:“把窗户关了。”

    “是,老爷。”黄锦走过去将窗户都关上。

    屋中顿时暗了下去,没有此骨的冷风,已经侍立在一旁许久的徐阶总算觉得身上暖和起来。

    嘉靖看了他一眼,目光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端个椅子进来吧,徐阶你已经在这里立了诺多时辰,想必腿也软了。一把年纪还如此坚持,倒是执着得很呐!”

    语气中含着讽刺。

    两个当值太监将一把大理石面的红木圆凳抬进来,放在徐阶的身后。

    天子的语气甚为不善,徐阶感觉到不妙,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处。忙谢了一声坐下去,可又如何坐得塌实,只放下去半边屁股。

    他的目光落到天子的御案,上面堆满了奏折,不用问都是这两日朝臣所上的弹劾严嵩罪状的折子。

    看这些折子放得这么整齐,而用来批阅的朱砂尚未化开,徐阁老明显地感觉到皇帝并不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

    他心中不觉一动,暗想:难道天子这是要力保严分宜?

    “徐阁老。”嘉靖看向徐阶。

    徐阶欠起身子:“臣在。”

    嘉靖:“内阁四辅臣中,你分管礼部,严嵩掌管户部。严首辅近日称病,户部由你暂代。福建战事吃力,见天催要粮秣,户部可有章程?”

    徐阶心中发紧:“回圣上的话,东南战事的军资粮秣年初已然尽数划拨。不足部分,则由南京和福建凑上一些。当然,这些都是不够的。臣刚去过户部,清点了太仓,看能不能挪些出来。”

    “挪些出来,太仓里有多少银子,你们心头有数,朕心头也有数。那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也就那么大点动静。徐阁老你就算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嘉靖淡淡一笑:“看来,你手下的人的才具也有限得很。至不如鄢懋卿,去巡盐两月,就将军费给筹措足额了。还是严阁老调教出来的人能干呐,有鄢懋卿在,徐阶你也不用那么苦,倒是不必担心。”

    徐阶:“还是陛下庙筹有方,臣确实是太担忧了。”他心中直发沉。

    皇帝这话未必没有怪他多事的意思,是的,福建前线那边年年用兵,那就是个吞金怪兽。每年都要耗费上百万两军费,光靠中央财政却是支撑不下去的。

    因为,严嵩放任门下在地方收刮,倒是遂了皇帝的意。

    有了严嵩凑集的军费,福建那边的仗大可打下去,且又不花中央一文钱,何乐而不为?

    最妙的时候,搜刮地方的恶名严嵩辅一人就担了,于圣誉无损。前线打赢了,得脸面的却是天子。

    如此看来,换谁做这个皇帝,只怕都没有兴趣拿掉严嵩。

    拿掉严首辅,未来的军费谁去筹措,难不成还要让皇帝自掏腰包?

    “庙算,庙算,朕什么时候庙算过,不外是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事。做得好的,自然不会叫人家没个下场。我大明朝的事情坏就坏在给人挑错的人太多,做实事的人太少。而做实事,你徐阶可以吗?”嘉靖的话开始尖刻起来:“御史龚情所查的银船一事朕知道了,将押船的人处置了,申斥鄢懋卿即可,不要大惊小怪。”

    这已经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了,徐阶心中发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