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魔鬼训练-第2/3页





    学了几日,周楠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原来八股文是这么写的啊!一入了门,顿觉这次学习倒也有趣。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

    一日,王世贞说,子木,制艺一项文章做法你大概也学会了,接下来就是靠光阴来磨。无他,惟手熟尔。

    说罢,就将一个题目扔给周楠:“题目,一千字,中午交卷。”

    周楠接过题目,绞尽脑汁,总算将字数凑齐。

    交了作业,王世贞又把这个题目交到周楠手上,依旧要求一千字,晚饭前交。

    得,继续作吧!

    到了晚上,交了稿子。王世贞也不让周楠休息,当场改了卷子,又将已经批改的一并给了周楠,道:“两个题目为师都已经修改完毕,你晚上迟些睡,先背熟了。明日一早,为师要考核。”

    草,周楠作为一个初学者,一篇千余字的八股文字斟句酌,写得极慢,通常都需要两个时辰以上。折腾了一整天,脑力透支,已经疲倦得要死。现在又要背作文,如何背得进去?

    忍不住在心中爆了粗口,一句“若是背不出又如何”差点脱口而出。

    背不出又如何?还能如何,挨打呗!

    师道尊严,在古代恩师相当于父亲,打了也打了,难道你还敢反抗?

    看了看王世贞供在案桌上的那把戒尺,周楠不禁打了个寒战。

    那把白蜡木所制的戒尺估计有上百年历史,也不知道经过多少代人手摩挲过,已经变得金黄,包浆甚厚,鬼知道粘过多少王家读书人的眼泪和鲜血。

    靠这这把戒尺,苏州太仓王氏硬是打出了十几个进士,一个督抚、五六个四品高官。

    王氏宗亲聚会的时候,满眼朱紫,人人胸口有补子,一群衣冠禽兽。

    周楠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王世贞这台考试机器的一世威名,下手的时候估计会分外地狠辣。

    当下,周大人只能耐下性子开始背恩师修改的两篇作文。可是,累了一天,眼前的字自己都认识,可具体什么意思却看不真。只得喝了浓茶,又用冷水洗脸,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第二日,背完文章,王世贞又出了新目。待到做完,下午的时候,继续写文章。

    如此循环,一日复一日。

    周楠算是彻底明白,老王这是在给自己搞题海战术。

    元美公,你怎么这么先进?

    上次学习古文的时候他就这么弄过,如今一天两篇还需要背熟,简直就是威力加强版。

    刷题,刷题,继续刷题,仿佛回到了高考前的日子。

    周楠此刻的脑子里除了四书还是四书,除了破题就是承题,再装不进其他。

    自从要走科举这条路以来,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每日都是手不释卷,算是基本入了国学的门。现在又有良师指点,进步飞快。

    刚开始的时候,他所写的八股文从头到尾都是王世贞的圈点批改,到后面,批改的痕迹越来越少。

    这一日上午,周楠进了书屋,正要和往常那样背诵文章,就见到王家老仆正在同恩师说话:“禀老爷,最近京城的地实在太贵,实在没必要购入。小老儿算了一笔帐,这京畿都是旱地,一亩地每年也不过两三百斤收成。若是租给佃户耕种,也收不到几个租子。要想回本,至少三十年。”

    恩师还是想要买地啊,这古人的土地情节啊真是无法可说。周楠心中一笑,王世贞为了搭救父亲辞了官职长住京城,借住在唐顺之的宅子里颇多不便,就起了在京城置产的念头。现在的京城地价实在太高,已经失去了投资的价值,实在没必要啊!

    “是啊,可是老是寓居于此刻,却是不好。”王世贞感叹一声,吟道:“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这句话出自,是四书中最长。周楠为了背这本书,下过苦功。这一段日子天天写八股文章,脑子里尽是时文格式,一刻也不得闲,都已经魔障了。

    闻言,随口道:“禄准之耕,一代耕之义也!”这是破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