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丑媳妇见公婆的感觉-第2/2页





    笑完,卢知州问:“周行人,那个谷秀才是你预先安排好的吧?”

    周楠笑而不答,只说:“知州,倒想向你讨个人情,明年给这个谷生一个参加乡试的名额。”

    原来,明朝的乡试三年一届,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去考的。道理很简单,童子试每年都有,也就是说,每年每县都要出不少秀才。几十年下来,一个县有一两百秀才也是常事。

    一个省那么多秀才,若都去参加考试,贡院还不被挤爆了。

    因此,国家又制订政策。如果是当年中秀才的,算是应届生,可直接去参加乡试。至于往届生,则有两个办法获取乡试资格:一,参加地方官主持的加试;二,官学生学业靠前者。

    谷秀才在官学中每年年终考试都不上不下吊在中间,按规矩是无法参加明年乡试的,周楠就以这个考试资格说动了他。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奇怪,谷生的成绩不是不行吗,他去参加乡试未必就能中啊。可科举这种事情,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你的文章若是中了考官的意,就算质量差了些,也一样高登桂榜。若是不合大宗师的口味,即便写得再好,也叫你名落孙山。明朝大才子张居正牛吧,第一次参加湖北的乡试,不也折戟沉沙,闹得灰头土脸。徐渭牛吧,考了一辈子,也就是个小秀才,都气得神经分裂了。

    卢知道州点点头:“也易,至于贾学正蒙受不白之冤,被罚了一年俸禄,倒是委屈,本官下来补贴州学一些就是了。”

    办完延庆的事,周楠自回行人司交了差,接下来就是等着京察审核了。反正一件政绩在是手,左右能够得个中等,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周楠又要恢复从前每日去行人司点个卯就溜号回家看书的闲适日子。

    从行人司出来,回到家中,黄豆就来报:“禀老爷,前番王大老爷派人来说,唐大老爷已经出京回南京了,叫你过府读书。”

    “应德公回南京了,王世贞叫我过去读书。”周楠大大地不安,有种丑媳妇见公婆的感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