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第2/3页





    正因为事情实在太复杂,加上人手有限,这二人忙了大半年,到现在才追回了二千五百二十九余顷皇家庄田。

    这事说穿了就是嘉靖皇帝缺钱用,想要杀猪。

    可是,这二十九顷地根本值不了几个钱,反闹得京中百姓不满,费而不惠。

    皇帝大光其火,决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你们不是喊人手不够吗,好,朕给你们增派人手。还有,你们两个分明就是出工不出力,对朝廷大政心怀抵触,朕不再相信你们。

    于是,嘉靖就让这二人做名义上的主持人,却令各纪检部门派出人手,混编成几个工作队,划片区落实到人依照名单清理隐匿庄田。

    行人司的行人们将来要么做给事中,要么去都察院,标准的纪检干部后备培训班,这次也要出人负责一个小组。

    说完来龙去脉,秦梁微笑道:“周大人,司中行人都是十年寒窗,中进士之后直接被排到行人司来任职,甚至没有去过六部观政,外间事务一窍不通。此番清丈京师皇产,牵涉甚广,叫他们领衔办差,怕是要坏事。至不如周大人,由衙役而吏员,然后理刑厅知事,人情练达,精明强干,老夫的意思是派你去做这件事。”

    说着话,又让书办给周楠上了一杯好茶,一副“年轻人,我看好你哟!”的神情。

    京城别的不多,就是官多,贵人多。有资格隐冒皇家田产的人,不是今朝新贵,就是前朝的老臣,谁也不知道这么查下去最后会惹到谁?

    就拿昨天来寻麻烦的赵经历来说,摆明了要欺周楠是一个九品外官,可一见到唐顺之和朱伦亲手写的条幅就退缩了。小小一个周楠背后就站着一个封疆大吏和一个锦衣卫镇抚,京城乃是藏龙卧虎之地,鬼知道还会经历什么?

    理智告诉周楠,这事干不得。

    可是,秦老头对自己确实不错,又委以重任,这么回绝了不太妥当。自己在行人司还得呆上一年,若是惹恼了秦司正,日子不太好过。

    正寻思着,秦司正又叹息一声:“这次我们行人司分的是职司是清丈一个后戚的庄田,有一座大庄院,三千亩旱地。按惯例,他退个几百千余亩就罢了,大家也好有个交代。谁料这家人横行霸道,势朝廷之命于无物,甚是叫人头疼啊!”

    后戚,追赃,周楠顿时来了精神。

    后戚是什么,顾名思义,皇宫里后妃的亲戚。表面上看来,皇亲国戚,绝对惹不得。

    可别忘记了,这里是明朝,而不是两汉。

    没错,在两汉时后戚把持朝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确实人见人怕。那是因为两汉有帝与后宫天下的传统,而后戚则是皇后这股政治势力的代表。有汉两朝,出了吕家、霍家这样的大家族。

    有鉴于后戚干政的恶果,后世对后妃的亲戚都是严防死守,当贼一样防。

    到明朝,更是规定,皇后和妃子都不能是世家大族的女子。很多后妃出身很低,多出身于七品或者从七品官员家。

    一旦你家中女儿被选入宫中受到册封,不好意思,你以后就别想做高官了。老实呆在家里当个国公或者侯爷,拿死工资吧!

    不但如此,有司还时不时上门给你来一通触及灵魂的“八荣八耻”宣讲,让你红红脸、出出汗才肯罢休。

    在明朝,给皇家当亲戚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各地的藩王如此,后戚也是如此,并称为大明两大惨。

    周楠问:“老大人,此番要去清丈的这家人可是朝廷官员,可有爵位,等下也好称呼。”

    这话问得有技巧,看周楠已有任事的念头,秦梁微笑道:“这家人姓李,没有爵位,也没有官职。”

    那就没什么好怕了,周楠眼睛大亮,满面豪气地说:“周楠得朝廷恩旨,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敢不为人先?”

    一个后戚,还是没有爵位和官职的,肯定是前朝旧人,在宫中也没有情分,办了就办了。而且,听秦梁的意思,那姓李的家中占了三千亩地,退个一千亩意思一下就可以了。退多退少,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这其中有很大操作余地,说不定能敲他一些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