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为公为私-第3/3页





    见成功地震住石千石,周楠突地一笑:“知事,其实这事也易,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方才过来的那个书办喝道:“你这个厮又有什么法子?”

    石千石阴沉着脸:“说说看。”

    周楠:“知事,县衙和你们知事所相处了几十年,今后还要打交道,确实不能闹生分了,安说,盐道这事我衙也是责无旁贷。只是现在确实是农忙,根本雇不到工人,若是耽误了夏收老百姓饿肚子,县尊也要吃挂落的,这事说到底还是因为你们盐场没有招之既来的匠户。”

    石千石:“养匠户,说得轻巧,哪里有人肯来?”

    周楠悠悠道:“东南倭乱,大量流民过江,咱们淮安也来了不少。朝廷下旨让他们就地落籍,我府各县都分有一定名额。此事县尊大老爷叫我负责,那可是六十户人家,共四百一十四人啊,不知道够不够用?”

    “够用,够用。”石千石大喜:“周师爷你的意思是把那些人给我使?”

    周楠点点头:“今天我来这里一是为私,二是为公。私事方才已经说过,至于公事,我打算将这些流民都落籍到盐场变成匠户。盐场的收入也不错,流民现在能够有一口饭吃已是千恩万谢,自然愿意。不过,还没等我把话说完,知事就要赶人,那咱们只能后会无期了。”

    说罢,做势要走。

    石千石急忙拦住他,不住拱手作揖:“咳,师爷你这是何必呢,来都来了,吃过饭再说。我是军户出身,说话就这个样,得罪之处还请师爷原谅则个。三条船就三条船……不,五条,五条……六条,再不能多了。盐场每日需要运输的官盐也就五十船,还得分些给其他人啊!”

    周楠略一沉吟,六条船,给岳父和大舅子四条,自己经营两条。每天都有八钱到一两银子的运费,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十两,只需一年不到就能还清梅家的债务。而且,这活可以长期干下去。做上几年,房子车子不是梦。

    就点点头:“好吧,就这么办。饭也不吃你的,做事要紧。石知事要请我吃酒,等做完这事,咱们再聚,正想和知事亲近呢!”

    接下来几日,周楠将那些流民都交给了盐道。那些从东南逃过来的流民本就住在海边,对于熬盐这活儿也不陌生,上手得也快。加上盐场本就是有钱的大国企,待遇好,住房也是现成的,都愿意改为匠户。

    此番如此顺利地就解决了流民安置问题,在整个淮安府排名第一,得到了上司的褒奖,史知县心情大好,又寻思着赏周楠一些钱。

    这一日旧话重提:“周楠,你最近是不是很缺钱?”

    周楠大惊:“大老爷可不能再赏了,再赏下去卑职光人情往来就得破产,真若要奖励卑职,能不能把县衙的两条坏船便宜卖给我。”

    淮安水多,出门就得坐船。没有船,衙门办事也不方便,因此倒也准备了不少。平日里衙役下乡公干,遇到水路顺畅的,就直接划桨过去,倒也快捷。如此也免得大伙儿在外过夜,平添了许多开支。

    政府采购这种事情也是有油水的,一条小船置办下来,过手的师爷、文吏、衙役每人都有些须入项。虽说到手只够两顿饭钱,但有好处不占就是王八蛋,泰山不拒存土嘛。

    如此,几十年下来,每届知县都会造几条小舢板,渐渐就多了起来。以往不用的船都扔在河滩上没人过问,渐渐烂掉。

    于是,周楠就用极低廉的价格买下两条淘汰下来的木船,交给木匠修葺,一旦修好不漏水,再雇上两个脚夫,就可以开始营业了。

    周楠心中快活,对云娘说:“带个信给泰山老大人和你兄长,就说运盐的事情已经办好,让他们有时间去知事所走一趟。”

    云娘大喜:“事情办成了,谢谢相公,谢谢相公,我这就亲自回一趟娘家。”

    周楠突然想起大舅子杨有田可是答应给自己二十两银子的答谢的,可现在叫云娘去要,却有些不好意思,也就罢了。

    又有知事所的人拿着帖子过来,说是石老爷请周老爷吃酒。

    周楠以后可是要和盐运那一帮子人打交道的,有心结交石千石。正好云娘不在,他在家中也是无聊,就收了帖子,随那人一道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