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纯阳宫七零八落 真武派兄弟重逢-第2/5页





    自从他进了三水洞之后,被碧眼老者废除了功力,仇易天心灰意冷。其实那老者只是废除了他体内的内力以及真武派的武功,保留了坤阳掌法和决心一指。老者一开始只是想试探仇易天,后来见他习武心切,对师傅又有孝心,才决定教他绝技。经过几个月的勤加练习,仇易天绝艺学成,那碧眼老者不仅教会了仇易天飘云功和点水剑法,而且,还传授给他一套新的掌法大悲掌,不但如此老者最后又把他一生的功力也传授给了他。仇易天千恩万谢,不知如何答谢他才好。那老者由于功力尽失,突然变得奄奄一息,临终前他嘱咐仇易天道:不可枉杀无辜,不可叛逆无道,不可泄我姓名。言罢化为一团青气不见,仇易天对着那消失的青气扣了三个头,道:请师父放心,徒儿定会谨遵师命。说罢起身离开三水洞。

    他来到虎跃城的北门口,此时天已大亮,他见大门紧闭,就飞身越城墙而过。走在大街上,顿觉肚腹饥饿,于是便寻找客店,准备吃些早点,正巧看到陶醉的身影,于是便跟了过去。就这样仇易天对陶醉讲述了一遍自己的经历,陶醉听了又惊又喜,也向仇易天讲述了自己这些天的遭遇以及所见所闻。当陶醉说起无心杀害莫折天都时,仇易天有些惊讶又有些疑虑,他道:难怪城门会关闭着!不过,莫折天都那种人是非不分,死有余辜!可是,令尊怎么会背起叛乱的罪名呢?陶醉得知城门关闭的消息,心里有些紧张,道:完了,城门紧闭,想逃出去都难。仇易天对他的话莫名其妙,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要逃?陶醉道:前不久,无真教的火风得知了苍九宫要利用武林各派的力量占据虎跃城的消息,于是就向阳奉违谏言,不料,却被阳奉违关押在监,后来关龙子就被人陷害背上了叛乱的罪名。阳奉违对苍九宫的话深信不疑,这一切都是苍九宫所为。我敢断言,我父亲定然也是被苍九宫所陷害。仇易天道:那事不宜迟,咱们应该回纯阳宫通知他们,否则苍九宫就会以盟主的身份为阳奉违办事,这样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利用阳奉违的名义和权力,对不支持他的门派进行陷害和杀戮,如果真是这样,不仅纯阳宫要面临灾难,就连其他门派也会难免祸事。陶醉觉得仇易天说的有理,二人便离开客栈回往纯阳宫。

    这天一大早,纯阳宫就被官兵包围了。由于上一次无真教的失利,这一次,阳奉违派出了三千铁甲军和三员大将。那三员大将分别是:阳成龙、阳成虎、元克天。那元克天本是朔州广阳王元渊的侄子,论其武艺不在阳成龙之下。因一次失手险些丧命,不料被阳成龙救下,二人逐渐相交甚欢,无话不谈,且年纪相仿,平日里都以兄弟相称。那元克天为报救命之恩,便追随阳成龙,成了阳成龙的得力先锋大将。

    但见那三员大将后面还跟着六七名副将和参事,这些人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百二十个不含糊,恶气荡荡,骑着高头大马,直入纯阳宫的大门。后面的军兵们个个虎背熊腰,挺胸叠肚,腮帮子鼓鼓着,屁股蛋子翻翻着,面目狰狞,横眉怒视。阳成龙手持青钢剑呵斥道:呔!有喘气的给我滚出来!此时的纯阳宫已是空荡荡,荡空空。忽然嘎吱一声门响,陶世谦从灵元殿里走出来。只见他上下一身月白衣,干净无比,一副银髯飘洒前胸,面如春雷秋月,不怒而自威!迈方步来到阳成龙近前,施礼道:阳将军,何故如此啊?阳成龙冷道:哼,陶世谦都说你很精明,你却明知故问,故意装傻。快说,你把其他人都遣去了哪里?陶世谦道:其他人早已经被我逐出了师门,现在只剩下我只身一人。元克天用蔑视的目光看了看陶世谦,然后道:那你的家眷呢?他们也被你逐出了师门不成?陶世谦笑了笑道:他们出远门探望亲戚去了。各位将军还有要问的吗?阳成虎冷笑道:我看他们是逃难去了吧!陶世谦你好大的胆子,竟然串通叛贼关龙子合谋我爹的城主之位,你也不掂量掂量我身后的军队。相信你也不会告诉我你的家眷去了哪里,但是我告诉你陶世谦,不管你的家眷逃到什么地方,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你说吧,是你自己动手还是我们替你动手?陶世谦一脸的悲苦道:我陶氏一门对朝廷忠贞不二,从未做过叛乱的勾当,没想到却被奸逆小人陷害!天道沦丧啊!说罢就要把剑自刎。忽然阳成龙道:慢着!陶世谦,看来你是死不瞑目啊!为了让你死的明白,就先把你押回大牢,拿出你写的叛乱罪证之后,再听候我爹的发落,也好让你死的甘心。言罢挥手示意官兵将陶世谦捆绑起来。其实陶世谦心里很明白,即便是自己自杀了,也抹不去叛乱的罪名。就算是押回大牢,依法惩处,自己还是会以叛乱的罪名被杀,总之自己是非死不可,所以他并未言语什么,也没有反抗,任其捆绑。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陶醉,他在心里不停的祷告着,希望陶醉此生再也不要回纯阳宫,以免被牵扯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