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章 筹建新店(一更)-第2/3页



        这些服务员都是经过顾晓青的十天魔鬼式培训的,把自己当年被人培训的经验拿出来,就是一套现成的管理方案。

        这些服务员都是农村出来的,能找到管吃管住的工作,都是很愿意好好的干着呢。

        和以后的那些时不时就要跳槽换工作的小年轻那可不能比。

        这个年代的人们都是很淳朴和朴实的,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和好吃赖做。

        个别人还是有些毛病的,但是大多数的人出来找工作不容易,都是任劳任怨的。

        都是害怕自己被老板不用。

        这里包吃包住,一个月还有五十块钱的工资,那比起农村一年才一两百的收入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价。

        所以顾晓青的规矩被执行的很彻底。

        秉承的原则就是顾客就是上帝啊。

        这个理念可是现在的年代最时新的一个理念。

        从来还没有人这么提出来过。

        有的话那也应该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才最先有的。

        服务人员都穿着统一制作的服装,这样子看起来很有品牌的效应。

        不光是服务员的衣服是统一的,连客人使用的餐具都是顾晓青专门找了好多家才找到的配套的,这样子的确很有气氛,给人的感觉很高档上档次。

        开张的前一天,顾晓青和顾晓英去各处发了请帖。

        有些人开始要邀请的,比如说何翠两口子,还有李尚民主任,再加上大舅舅他们,还给这条街上的其他一些已经开始开业的老板发了请帖,人家来不来,也是自家的心意。

        到了开张那天,顾如海和李雪梅那是早早的就在店里忙碌。

        鞭炮那是必不可少的。

        店门口上面挂了一个红色的条幅,上面明确写着开张八折酬宾。

        李伟民和李伟强那是自家的亲戚当然来得最早,帮着又是放鞭炮,又是整理桌椅。

        十一点的时候,已经有客人上门,何翠他们反倒没有见到。

        顾晓青他们也不失落,人家也许有事情呢,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再说他们家也没有和方少楠的父母达到非常亲密的关系,就是最简单的关系,还是人家帮她们多一些。

        不来也属于正常。

        李尚民那就更不用说了,人家那是主任,和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集,来那是给何翠面子,不来,那是理所当然。

        他们一家倒是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客人陆陆续续的开始多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