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阿库诺诺基亚 (下)-第3/4页





    东方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4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地球

    地球

    中国古代词义概念上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概念完全不同,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包含了大量的风水学内容,风水学内容的书籍常常使用“地理”的名字。而以现代观念中的“地理”概念来看,古代较早描述相关内容的书籍包括了《尚书-禹贡》和《山海经》等,且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和有关地球数据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且这样的书籍中并不会使用“地理”这一词汇。

    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

    初中地理(中图版)

    初中地理(中图版)

    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灾害地理学等。

    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基础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其中尤以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最为重要。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基础学科:经济,政治,历史等。

    1)古代地理学家

    沈括像

    沈括像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众多,体现在旅游、方志、建筑、测量测绘、天文学等多个方面。例如:郦道元、沈括、徐霞客、张衡、一行、南宫说、郭守敬、裴秀、徐光启、乐史、罗洪先、贾耽、朱思本、晏谟、王士‘性’、何秋涛、严如煜、顾炎武、徐继畲、杨守敬、于钦等等。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对古代地理学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例如:张骞父子、班超父子、法显(晋代高僧)、玄奘(唐代高僧)、郑和等。

    (2)近代地理学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著名地理学家。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地理学从常识型向科学型转变的100年,是中国地理学从表象描述为主向深层认识为主的100年,也是中国地理学更加融入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100年。

    张衡像

    张衡像

    原《地理知识》编辑部从1986年起,开辟了“当代中国地理学家专访”栏目,采访和记录我国老一辈地理学家的治学之道和所从事的事业。2002年,学苑出版社将部分内容整理出版了《中国现代地理学家的足迹》(刘纪远主编)。该书列举了中国老一辈地理学家的平生事迹,包括:

    20世纪我国第一位地理学家——张相文

    我国地理学界的表率——[2]竺可桢教授

    刍议竺可桢成功之路——以他的代表作为例

    征途处处乐无垠——自然地理学家林超教授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奠基者——黄秉维院士的道路与奉献

    第三次冲锋——访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

    郦道元

    郦道元

    雪后青松更苍劲——访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

    情满山海——中科院院士地理学泰斗任美锷的故事

    三个第一流——访区域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

    献身地理科学坚持理论研究——访经济地理学家曹廷藩教授

    无止境的实践与探索——记中国国情研究专家周立三院士

    业‘精’于勤锲而不舍——访地图制图学家曾世英教授

    开创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的新篇章——访地理学史专家王成组教授中国现代冰川学的开拓者——访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