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军事变革 上



    永乐元年的第二次大朝会,在京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全部参加,但是直到退朝回到家里,还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永乐皇帝连下多道圣旨,开始推行永乐新政,里面的诸多内容,都是闻所未闻的举措,带着强烈的震撼力,把群臣直接震得脑子迟滞了。

    等到清醒过来,所有的在京文官都炸窝了!

    别的事情倒也罢了,可是皇帝竟然取消了文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历朝历代不当差不纳粮的优待,这是违背祖制的暴政,大明要变天了吗?

    愤怒的文官们先是找到了自己的上司,质问他们为什么要通过这样的决议,难道就不怕成为圣人子弟中的罪人,在士林留下千古骂名吗?顿时,京师各部院衙门的公事房,就被官员们给淹没了!

    “五部只是遵照内阁的决议,执行皇上的圣旨,你们在部院衙门嚷嚷有用吗?新政即将实施的种种法规,由内阁首辅林潇宸全力推动,是朝廷内阁制定的国策,皇上以圣旨的方式昭告天下,不存在朝令夕改的可能!”

    “谁要是反对,自己就跑到内阁首辅的家门口撞死,抗旨不遵违背纲常,抄家灭门全族流放,你们掉了脑袋,还得连累亲人跟着受罚,都察院和锦衣卫正等着你们呢!”

    各部的尚书都在警告手下的官员们,新政推行是皇帝下定决心的举措,林潇宸也知道有人会反对,锦衣卫的纪纲和都察院的陈瑛,早就在摩拳擦掌,准备拿一批人开刀,谁撞到刀口上,下场绝对是凄惨无比!

    “次辅大人,新政触碰到了读书人的逆鳞,我担心要出大事,他们一旦有什么过激的行为,皇上势必不会容忍,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出事!”吏部尚书蹇义来到文渊阁说道。

    “你们好好的安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辅大人早就料到有这样的情况,他也做好了背负骂名也必须强制推行的决心,新政刚刚昭告天下,他们就敢公然反抗,这是在打皇上的脸,打内阁首辅的脸,届时,就不单纯是下狱治罪的问题了,全家都要跟着受罚!”

    “我也知道他们的心思,这是在为全天下的读书人争取地位,可现如今的形势不同,皇上本来就觉得很多官员和他不是一条心,他们这样做,必定要起到反作用,这样的方式在永乐朝是行不通的!”解缙说道。

    有些话他也是没法说出来,这群蠢猪,没见皇上清算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等人,杀得人头滚滚吗?在永乐朝,文官不如武将吃香,皇帝一直怀疑文官心里怀念建文帝,正在疑神疑鬼的时候,他们看不清楚形势,倒霉的还是自己!

    乾清宫。

    “启禀皇上,京师的一百多名文官,竟然跑到午门外,集体跪求皇上收回官绅和有功名的读书人,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旨意,否则他们就跪死在午门外!”太监王彦禀报说道。

    朱棣闻言顿时勃然大怒,他最反感有人威胁,靖难之役中你死我活的生死大战他都不害怕,难道还怕一群文官翻了天不成?

    这些文官们竟然以这样的方式抗旨不遵,这是对皇权的蔑视,也是对他这个皇帝的羞辱,直接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你去给纪纲传旨,立刻带着锦衣卫,把午门外的官员全部抓到诏狱,全家发配玉门关交当地都司严加看管,胆敢要挟君父,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不配在我大明为官!”

    “告诉纪纲,派人到江南各地严加监察,发现有诽谤朝廷聚众诋毁新政的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当地的官绅,即刻抓捕后抄家,全部送到西域玉门关外开荒!”朱棣冷冷的说道。

    数百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官兵,在纪纲的带领下来到午门外,把官员们拳打脚踢一顿不说,还绳捆索绑押往诏狱,锦衣卫的人毫不客气,推推搡搡、骂骂咧咧的,让这些抱着为天下读书人树榜样的官员们丢尽了脸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