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哭泣的青虎帮大哥-第2/2页





    “嗯,这我知道。”

    “我们梅城就在杭城边上,是个海港城市。华叔您老家哪里啊?”

    “哈哈,我们客家人四海为家,哪里都是家!”华哥哈哈大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我们老家原来在大陆的粤东省嘉应州嵋县一带,不过我从来没有去过!”

    华哥咪了一口酒道:“小唐,你们现在做劳工好命啊,新家坡生活条件、环境都那么好!我们客家人有句老话说:江边辞亲泪汪汪,家贫无奈过番邦,嚒田嚒地嚒船脚,唯有卖身作猪郎。听我爷爷说,他们当年下南洋时候是因为家里穷,他是被当做苦力猪仔卖给贩子的,当年他们在马来西亚可苦了!”他的眼前仿佛浮现当年爷爷在大陆码头与家人告别的凄惨情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大批大陆的客家人为了寻觅生计,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寻找生计。1882年至1910年期间,每年来马的大陆劳工都以数十万计,主要登陆的口岸为新家坡与槟城。中国的劳工以客籍人为多,当中以“卖猪仔”贩卖奴工制度下来马的占了很大一部分。马来西亚早期经济支柱为锡矿业、橡胶业,早期客家人亦主要从事这两个行业,为当地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华叔,别又忆苦思甜了,来,喝酒”浩哥笑道。

    正热闹间,从对面餐厅里面走出一位肥头大耳的老家伙。有着一个肥胖的光头脑袋,油得发亮,两只大大的招风耳,配上刁钻的三角眼,一脸的煞气。老家伙看上去有五十多岁模样,上身穿了一件白色的厨师制服,胸口印着“Sixteen-Chefs”字样和餐厅LOGO。

    厨师长?这是唐一凡第一个从脑袋里跳出的字眼。

    光头老家伙左手抽着一根粗粗的雪茄,右手拿了一瓶路易十三干邑,径直来到华哥边上,重重拍了下华哥的肩膀,用闽南语大声道:“阿华,怎么样,菜合你胃口吗?”

    华哥站起来,激动地握住光头老家伙的手,竟然没有忍住眼泪,哽咽道:“兄弟,太好吃了!这是我平时吃过最好的美味!”

    本来耷拉着眼皮昏昏欲睡的唐一凡顿时醒了过来,卧槽,这是怎么一个状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