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变法-第2/3页





  大宋不仅能得到最优良的战马,互市税收更能弥补战争损失。

  耶律洪基被火炮炸出心理阴影,没怎么坚持就答应了大宋的要求,两国暂时休兵,签订停战协议。

  王刚在雁门关待了一年,一方面收服燕云十六州,一方面主持互市,防备大辽卷土重来。

  西北战场上,顾廷烨决战西夏大军,也取得胜利,燧发枪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就是降维打击。

  要不是火枪火炮造价太贵,损耗又大,顾廷烨甚至能攻占西夏皇城。

  这次西夏战败,就没上次那么好运,赔了近千里土地给大宋。

  两场胜利让大宋威名远扬,更让王刚的名声传遍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他发明的火枪火炮,大宋根本胜不了。

  许多宋人只知王刚而不知官家。

  一年后,王刚在雁门关接到官家圣旨,调他回朝廷,因为司马光病重。

  先帝赵顼只立了两位顾命大臣,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王刚,两人一文一武正好平衡。

  可司马光年纪太大,为人又过于耿直,虽然是守旧派的首领,可本人能力不算太出众。

  之前司马光能掌控朝局,还多亏了大宋对外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把原本改革派和守旧派的矛盾转移。

  可随着战事结束,朝廷的守旧派和改革派又打了起来,司马光勉强维持平衡,但是他的身体积劳成疾,眼看快不行了。

  官家急了,就想把舅舅调回朝廷主持大局,以他战场上大胜之威压制那些不安分的大臣。

  王刚出来一年,也有点想念家人,将军务交给孔德,自己独自返回汴京。

  这次回汴京,王刚立刻感觉不一样,他一回来就有好多大臣递上拜贴,想要结交他。

  王刚一律拒绝,先去看望了司马光。

  皇宫中的小皇帝听说王刚回京,没有第一时间进宫面圣,反而去见了将死的司马光,脸色很不好看。

  王刚来到司马府,被管家直接带进司马光的卧房。

  第一眼见到司马光,王刚就发现他确实离死不远。

  一年不见,司马光暴瘦,只剩下一把骨头架子,房间里更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臭味。

  那是腐朽的味道。

  司马光撑到现在,全是在等王刚。

  “盛大人,你来了。”司马光撑起虚弱的身子,直接从床上坐起来。

  王刚赶紧上前帮了他一把。

  “多谢盛大人,北方的战事如何?”司马光这时候还关心国事。

  “战事基本平息,大辽短时间不会再闹腾,至于西夏彻底被顾廷烨打残,最多两三年我就能灭了他。”

  司马光欣慰的点点头,说道:“先帝让你当顾命大臣,许你军权,就是知道你能带领大宋打胜仗。

  可惜老臣辜负了先帝的重托,恐怕无法辅助官家了。”

  王刚沉默了一下,说道:“老大人还有未了心愿?”

  司马光握住王刚的手,真诚的问道:“盛大人,你怎么看王安石王大人的变法?”

  王刚一愣,没想到司马光都快死了,还在关心王安石变法。

  这个保守派到死都没放弃阻止变法吗?

  王刚叹口气,说道:“老大人是怕我支持王公的变法?”

  司马光低眉道:“王公虽死,可朝廷里还有不少人建议官家继续变法图强。

  官家年幼,做事容易冲动,我担心他重启变法,将大宋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王刚嗤笑道:“老大人太危言耸听。”

  司马光诧异的抬头看向王刚,问道:“盛大人赞同变法?”

  王刚点头道:“大宋积弱太久,国内土地兼并严重,民富而国弱,财富都集中在士绅豪强手中,早晚有一天会出乱子。”

  司马光担忧道:“你当初在江西为官,就把当地豪强士绅打了个遍,看来你还是没变。”

  王刚点头道:“大宋确实需要变法,不过王公的变法治标不治本,反而容易激发矛盾,确实不可取。”

  司马光闻言总算松口气,不过很快意识到其他问题。

  “你想实行新变法?”

  王刚点头道:“不错,我想推广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