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海家-第2/2页





  邕王说道:“你也不必把科考看的太重,我已经和下面人打好招呼,你必是这次会试第一。”

  王刚说道:“王爷,我还想试一试三元及第。”

  邕王自大的说道:“等将来事成,就是由我来主持殿试,那还不就是想点谁是状元,谁就是状元。”

  王刚笑道:“那就多谢陛下成全,让小子名留青史。”

  每朝每代状元很多,可连中三元者极少,每一个都是青史留名的存在,对读书人来说是极大的荣耀。

  最后邕王还是放过王刚,让他回家准备科考。

  王刚直接回到盛府,并且拜见了盛纮和老太太。

  “你还知道回来?”老太太看到王刚就没好气。

  “祖母恕罪,孙子住在外面也是想专心准备科考。”王刚嬉笑道。

  “你为什么住外面以为我不知道。”盛老太太冷声道:

  “三郎,我要提醒你,不要和邕王走的太近,他所图甚大,小心把盛家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祖母教训的极是,孙子一定紧记您的教诲。”王刚点头应承道。

  盛老太太眉头紧皱,总觉得今天的孙子有些不同。

  “你这次回来还走吗?”

  “不走了,在春闱结束前,我都不走了,我要干的事情已经干完,剩下来的不用我操心。”王刚意有所指道。

  盛老太太总觉得王刚话里有话,可又不知该如何询问。

  “快去看看你母亲吧!你不在这几日,她甚是想念,人都瘦了不少。”

  王刚离开寿安堂,直接回到林栖阁,正好看见林噙霜在刺绣。

  “枫儿,你回来了。”林噙霜看到王刚,不小心针扎到手指。

  王刚赶紧上前看了看林噙霜的手指,确定没事后才说道:“娘,这些事让下人做就好。”

  林噙霜许久不见儿子,眼眶有些湿润。

  “娘没事,正好你回来,娘跟你商量一个事。”林噙霜说道:

  “你爹给你谋了个婚事,对方家世极好,娘也满意,就是有一点不太好。”

  王刚来了兴趣,这几天怎么尽有人想召他为婿。

  “对方是什么人?”

  “是海家的姑娘叫海朝云,模样娘看过,算是极好的,唯有一点,海家有家训,不管男女,四十岁前,没有子嗣才准纳妾。”林噙霜说道。

  “海家?!”王刚诧异道。

  林噙霜奇怪道:“对,就是那个名满天下的海家。”

  海家,号称“一门五翰林”,是出了名的清贵簪缨世家。

  海家是书香世家,满门清贵,海朝云的父兄皆在朝为官。

  海家家规就曾明令“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由此就可看出其家风严谨。

  王刚倒不至于被海朝云的家世惊到,而是奇怪于海家姑娘的身份。

  知否原著里,海朝云可是盛长柏的妻子,也就是王刚的大嫂。

  大嫂变媳妇,由不得王刚惊讶。

  “海家的姑娘,能看上我这个庶子,海家人也同意?”王刚问道。

  “海家规矩太苛刻,以至于婚事难定!况且你要娶她也不容易。”

  林噙霜说道:“他们提了条件,你这次科考不仅要中进士,还要进翰林,这婚事才算成。

  要我说娶不娶海家姑娘无所谓,万一她嫁过来无所出,你不是要四十岁以后才能纳妾,娘还急着抱孙子呢。”

  王刚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所谓翰林,就是翰林院,是朝廷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朝廷有条不成文的潜规则,不入翰林不得为相。

  所以想当丞相的先决条件就是进翰林院。

  反过来说,进了翰林院就代表前途远大,庶子身份倒是小问题了。

  “娘,我想等科考放榜后,再谈婚事。”王刚对林噙霜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