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第七期播出,花腔女高音与男中音的完美配合-第2/3页



微博等网络平台上,观众讨论越来越激烈。

渐渐形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支持沈蒹葭的,一个是支持郝少华的:

【沈蒹葭的音色好听,想听她多唱几首,最好能进最后的总决赛。】

【支持郝少华,流行乐坛真的容不下一个男中音吗?音乐不应该只有飙高音。】

【从音乐角度,我也觉得郝少华应该得到支持,但我更喜欢沈蒹葭的音色啊。】

【方醒这货真过分,为什么要把这两人安排在一组,就不能分开和其他人合唱吗?】

【其实,我是支持方醒这种分配方式的。如果组内考核使用强弱搭配的方式,那弱的那个都不用比了,直接淘汰就好了。强强联合,节目还是好看的。况且,最后组内只会产生一个组内冠军,只有一个人能进总决赛,前面保多少轮都没用。还不如强强联合,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

由于之前第三期的时候,沈蒹葭为了照顾父亲,放弃东音的故事,触动了很多观众的内心。

当第六期末尾出现沈蒹葭的演唱片段,观众都知道,第七期会有沈蒹葭出场。

因此,到了第七期播出的当天,很多观众都等到电视机前,等着看这一期节目。

晚上八点。

《中国好声音》第七期正式开播。

节目一开始,首先是学员分组,导师指导学员练歌。

由于沈蒹葭和郝少华的组合,是第一个出场的,所以先播的也是他们的练歌内容。

画面中,方醒坐在钢琴前,询问沈蒹葭能不能唱《夜后咏叹调》。

沈蒹葭点头答应,可以试试看。

这句话听上去,像是谦虚,又像是不确定,所以能不能唱还不好说。

《夜后咏叹调》对音乐专业出身的人来说,都明白这段名曲的意义。

不过,对普通观众来说,其实很少能接触到这种世界名曲。

方醒询问沈蒹葭的时候,因为是在指导他们练唱,所以不会对着镜头解释《夜后咏叹调》是什么。

不过,节目组另有安排。

在沈蒹葭开始展示《夜后咏叹调》之前,画面切到备采室。

编导对沈蒹葭进行采访:“可能有很多观众不知道《夜后咏叹调》是什么,能给观众介绍一下吗?”

沈蒹葭点头答应:“好,《夜后咏叹调》其实在我们声乐专业,是一段难度很大的教科书级别的唱段。

“它是莫扎特创作的世界著名歌剧《魔笛》里的一段,被称作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

编导:“方醒导师让你展示《夜后咏叹调》的时候,你是有信心的吗?”

沈蒹葭:“嗯……平时练声的时候,会练到《夜后咏叹调》。不过,具体表现要看当时嗓子的状态。”

备采结束之后,画面切回来。

方醒开始弹钢琴,然后沈蒹葭拿着编导递过去的麦克风,开始吟唱《夜后咏叹调》。

这一段是第二遍收音的片段,沈蒹葭拿着麦克风,根据吟唱时的声量,将麦克风拉远,甚至是拉到半米外收音。

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惊艳。

犹如夜莺啼鸣般的吟唱,从沈蒹葭嗓中传出,通过电视,传到全国无数观众耳朵。

很多观众听到这一段咏叹调,都不由得挑眉,露出惊诧表情。

节目组为了配合宣传,在东海卫视播出这一段的时候,在官方微博上,放出了这一段《夜后咏叹调》的视频。

这个视频一出来,不到半个小时,就冲上了热搜前三,热度从“热”变成“爆”。

无数观众在视频下面评论:

【卧槽!这妹子的实力远超我的预料。】

【有没有音乐专业的出来说一说,这段什么什么咏叹调,到底怎么样?】

【音乐专业毕业,表示:这一段我唱不了,因为……我是男高音,哈哈哈!】

【楼上有个抖机灵的,我来说句实话吧。音乐学院里,学花腔的,都要练《夜后咏叹调》。花腔女高音专业的,能唱这个的不少,但能唱这么好的不多。】

【我要去找琪琪妈问一问,科班出身的乐评人,现在正在直播,还可以顺便吸娃。】

现在倪虹丹已经是粉丝量达到300万的知名乐评人。

琪琪粉经常在各大网络平台出没。

很多网友都已经养成了习惯,每次碰到音乐专业性比较高的问题,都会跑到倪虹丹的直播间问。

而且,每次方醒有节目播出,倪虹丹都是风雨无阻的开直播,陪网友看节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