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落子(九)【4k,求订阅】-第2/4页



    但陈珂并不擅长细节的地方,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李斯在默默地修补着。

    一边写,李斯一边自嘲的笑了一声:“老夫这辈子,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竟然要为别人补东墙?”阑

    他撇了撇嘴,虽然满脸的不愿意,满嘴的抱怨,但手中的动作并没有停止,依旧是在为陈珂的计划打补丁。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足足两个半时辰过去后,李斯才停下了自己修改、增添计划的笔,揉了揉眼睛的同时,锤着自己的腰,觉着浑身都有些不舒服。

    “算了算了,不弄了。”

    “去找陈珂小子混一顿吃的吧。”

    李斯笑着:“得好好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去教导一些陈珂,让他自己也会修改这些东西。”

    “老夫还能够为他做几年的修补匠呢?”阑

    话音中带着些许无奈。

    丞相署中,李斯走了之后,曹参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公文,有些许无奈,最后只能够拿起来一旁放着的,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留下的公文以及政务。

    “怎么最近丞相的记性变差了?”

    “每次都剩下一些公文、政务没有处理就走了。”

    曹参按了按额头,感觉自己的工作量与日俱增,甚至现在的他一个人干了之前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活计。

    ..........

    咸阳城、周边的各州、各郡。阑

    陈珂之前令黑冰台的人宣扬关于新币的事情,这个事情不仅仅是在咸阳城宣扬,更是在全国各地都在宣扬。

    最先辐射到的肯定是咸阳城周围的地方。

    在当地郡守的刻意配合下,新币的消息传的很广,而在远离咸阳城的地方,陈珂想要看到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一些人开始思考新币的流传会对自己有什么样子的影响。

    其中思考最多的就是一些商贾之流。

    .......

    三川郡阑

    三川之地商贾之流并不多,多的是一些流传下来的贵族。

    在樊牧野为首的樊家离开了之后,这里最有名的家族就变成了朱姓的一门家族。

    昔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光复了越国之后,一眼看出了当时的越王勾践是一个能一起吃苦,却不能一起享乐的君王,所以提前功成身退,避免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

    后来,范蠡在民间隐居经商,后世之人称呼他为陶朱公。

    在消息传开之后,越国的人曾几度前往寻找陶朱公的后人,试图劝服他们继续为越国的君王服务,并承诺越国的王一定会善待他们,绝不会像自己的先祖一样。

    陶朱公的后人不胜其扰,又听从自己先祖留下来的命令,不再掺和进这世俗的争斗中。

    然而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家族,内里都是不可能统一的,当时面对越王后人找来的情况下,陶朱公的后人分成了两个部分。阑

    一部分名利心重,想要跟随越王的后人重新建立越国,之后封侯拜相。

    一部分看澹名利,坚守先祖留下的祖训,不在掺和进帝王的争斗中。

    因此陶朱公的后人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依旧姓氏为“范”,跟随越王勾践的后人一同谋求复国。

    剩余的人又分成了两部分,分别改姓氏为“朱”、“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