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请客



    长贵这一趟过来,总共带了三十几斤石耳。一半是品相最好的,卖了将近两万块。

    要知道这年头流通的最大的票子是大团结。一万块钱就是好大一摞,两万块大团结,简直就是两块大板砖。

    这若是冬天,还可以把钱绑在身上。可这大夏天的,天气又热,绑在身上,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身上放着巨款。

    所以,长贵将两摞钱用报纸包好,直接放在一个蛇皮袋里。里面又装了一些土特产。都是卢大彪两口子送的。

    上了车之后,长贵随手就将蛇皮袋塞在座位下面。一脚踩在蛇皮袋口,

    宗秋很紧张,看谁都像是想要来抢钱的。

    “没出息,放松一点。来,吃个纸包糖。”长贵敲了敲宗秋的脑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糖,将包装纸打开,然后将糖果塞在宗秋口里。

    宗秋吃着糖,稍稍放松了一些。

    “累了就睡一觉,等你睡醒,我们就到省城了。”长贵说道。

    可惜不知道俊武去了省城之后,在哪家单位工作,不然可以顺道去看一看。

    如今袋子里有了钱,长贵也有了底气。至少不用担心,再为温饱而折腾。

    大庸的这个销售渠道打通了,长贵回去之后,准备带着几个靠得住的人去采石耳。光靠长贵一个人,采石耳很危险不说,效率也高不起来。

    之前长贵都是在比较好采的地方采石耳,现在这些地方的石耳已经基本上被长贵采光了。下次只能去那些比较险峻的石山上去采。一个人单枪匹马,危险性很高。

    石耳的效率,长贵不会告诉任何人。甚至不会带任何人去大庸。进山采石耳,长贵也准备采取雇佣的方式。给他们每天开工钱。比他们去外面打工肯定划算得多。

    “大哥,买个太阳镜吗?我这可是正宗的香江货。我这里还有电子表。你看,数字显示,多洋气?”一个瘦瘦的男子,穿着一件花短袖,带着一副蛤蟆墨镜,手上带着一个亮闪闪的手表。手里拿着一副与他戴着的墨镜同款的墨镜,另一只手则拿着一个电子表。

    “不需要。”长贵摆摆手。这些产品都是从香江搞进来的,都是一些次品货。但在国内卖得相当好。现在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人,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差,贩卖这些时髦的小商品。利润极其丰厚。

    长贵对这个生意不太感兴趣,一是这年头做生意,风险不小,不小心就被抓进去劳教了。另外,进货销货,一趟就得在火车上耗费好几天时间。

    若是长贵一人还无所谓,现在还有宗秋这个拖油瓶,就不可能长期去做这种生意。

    虽然石耳的生意,也要来回跑。但比做这些电子产品要靠谱得多。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墨镜男带着非常蹩脚的港腔。由于港剧火爆,全国上下都将这种港腔作为一种时髦。即便是长贵重生之前的那个年代,娱乐界还有些艺人生硬去学港腔。

    长贵不喜欢这种港味,摆摆手:“不需要,你去问别人吧。”

    “大哥,你一看就气度不凡,这墨镜要是戴在你脸上,绝对就是一副大佬的架势。”墨镜男绝对长贵父子穿着比较新,手头应该比较宽裕。

    火车上的乘客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购买他的商品。这些电子手表和墨镜卖得都不便宜。他们的营销策略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他们追求的是高利润,而不是高销售。毕竟进货一趟不容易。

    长贵看着他戴着一副蛤蟆镜,简直就是活脱脱一个狗汉奸的模样,笑了笑:“这眼镜不适合我。乘警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