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唐憾事



  这事得从阿拉伯帝国崛起说起。

  阿拉伯帝国崛起后,就在大举扩张,首要目标就盯上了中东的老牌帝国,波斯帝国。

  历史上,波斯帝国有两个,一个是著名的大流士一世推向辉煌的第一波斯帝国,这个强盛的波斯帝国存在了近两百年,与希腊爆发了著名的“希波战争”,直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才被亚历山大大帝灭掉。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其帝国分崩离析,昔日的部下彼此混战,波斯帝国也重建了,这就是第二波斯帝国。

  阿拉伯帝国灭掉的就是第二波斯帝国。

  当时统治波斯帝国的是萨珊王朝,在遭到波阿拉伯帝国猛烈进攻之后,波斯帝国一败再败,无法阻挡阿拉伯帝国的大军,波斯国王亚兹得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38、639年和公元647、648年遗使向唐朝求援。

  第二次求援,他更是派出了太子俾路斯亲自到长安,向唐太宗陈情,请求唐朝出兵。

  当时正是唐太宗在位,经过“贞观之治”,唐朝的实力大涨,具备出兵中东的实力。只是有一样,那就是道路不通。

  从唐朝到中东的道路为西突厥把持,要想出兵中东,首先就得灭掉西~~~突厥。西~~~突厥视唐朝为敌,要想越过西~~~突厥支援波斯帝国,那是不可能的。

  唐太宗召集一众大臣,再三商议之后,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出兵。

  后世很多人认为唐太宗拒绝出兵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其实不对,西~~~突厥未灭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唐朝没有出兵,波斯帝国就失去了最后的希望,波斯帝国就被阿拉伯帝国灭掉了。其国王亚兹得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51年被杀害于阿姆河附近木鹿城的一座磨房内。

  亚兹得格尔德死后,波斯王室以及遗民,在太子俾路斯的率领下,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撤,到达吐火罗后,得到当地酋长的庇护,得到暂时的喘息之机。

  俾路斯于公元654年再度向唐朝求援。

  唐太宗已经死了,唐高宗当了皇帝,这是一个软皇帝,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当然不可能答应俾路斯的请求。

  而且,当时的唐朝一是与吐蕃大战,二是正在灭~~~西突厥,也不可能出兵。

  终于,在公元657年,苏定方灭了西~~~突厥,道路正式打通了,唐朝可以进军中东了。

  可惜的是,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阿拉伯帝国已经稳定下来了。

  俾路斯最终到达长安,定居在长安,直到公元677年死在长安。唐朝封他为“右威卫将军”,还专门为他在长安建了一座拜火寺。

  随着这次波斯王室的东撤,波斯的国教摩尼教也传入了中国。因为“摩”与“魔”谐音,被误作“魔教”,这就是金大侠《倚天屠龙记》里魔教的由来。

  唐朝腾出手后,于公元679年,命名将裴行俭率军护送俾路斯的儿子泥涅师回波斯故地,想要重建波斯帝国。

  裴行俭到达碎叶城,面临阿拉伯帝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停止前进。

  因为波斯王室的存在,对波斯故地的影响依然很大,阿拉伯帝国虽然征服了波斯故地,却是无法控制。

  再加上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实行残酷的宗教政策,武力推行衣思兰教,这让波斯百姓痛恨不已。

  是以,波斯故地时不时就会爆发起义,反对阿拉伯帝国。

  而这一时期,正是波斯百姓起义爆发最为频繁的时期,对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以沉重大打击,为了保住波斯之地,马立克不得不派出以残酷闻名的优素福当东方总督,对波斯故地进行血腥镇压。

  优素福凶狠残暴,可以一次性屠杀十二万人,他到任后,一方面对波斯故地进行血腥镇压,一方面想方设法要除掉波斯王室。

  王室毕竟是王室,只要波斯王室还存在,就能聚拢波斯民心,除掉波斯王室就成了必然,这才有穆拉古出使唐朝这事。

  穆拉古要唐朝交出泥涅师,那是不可能的事。

  王室就是王室,那是唐朝用来制衡阿拉伯帝国的一张王牌,怎能交出来?

  阿拉伯帝国征服了波斯故地后,就以此为根基,对唐朝控制的中亚属国进行“游击战”,打了就退,抢了就跑,这令唐朝很头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