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章:李元祥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也不知是该说李元祥有勇气,还是该说他脑子有病。

没说服李元景后,他便借着外出游玩的名义,去临近几个州府花大价钱召集了一批亡命之徒。

虽说只有区区三四百人,但也让李元祥心中有了丝底气。

于是,他便回了江安州。

因为税收之事,江安州地方官员正找他呢,听闻李元祥回来之后,郡守府的人就连忙上了门。

在江安州这些年,李元祥跟一众地方官员处的也算不错。

所以,当他说要在府中宴请郡府所有人的时候,江安郡守也没多想,就将大大小小一众官员都叫了过来。

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时候,李元祥突然摔杯为号,一众亡命之徒冲进堂内,挟持住了一众官员。

李元祥也不再废话,直接了当的宣布了他要造反,还列举出了李承乾和李世民的二十一条罪状。

江安郡守嗤之以鼻宁死不从,李元祥没办法,随即亲手砍下了他的脑袋,紧随其后又连杀了八人。

瞅着他杀疯了,剩下的人为了保命,只好选择跟着一起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倒是还真有可能控制住安州城。

但可惜,意外偏偏就发生了。

外出演训得淮南军第九团,好巧不巧,刚刚那个时候经过安州城,团长苏定方一听李元祥作乱,兴奋的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而后第九团就进了城。

李元祥连城内的巡防营和一众巡警都还没捋顺呢,别说面对正规军了。

第九团根本没费什么功夫,就杀进了江安王府中,连给李元祥自缢的时间都没留。

这场谋反,简直是儿戏到了家。

茅四朗诵着淮南军的奏折,听到来龙去脉后,底下诸人纷纷摇了摇头。

离年关也就剩七八日了。

新年一到,贞观年也就结束。

改元立新,这是大喜事。

这两天,各地纷纷上报各种祥瑞之像,以此来给即将开始的皇佑年添彩头。

在这等关头选择造反,可以视为是特意要给新皇难堪。

可李元祥这事,怎么看都不像是在给李承乾难堪,反倒是有点拿性命当彩头的意思。

要不然怎会干出这等搞笑的事情。

连点水花都没折腾出来,就被拿下了,这不纯纯是来搞笑的吗?

李孝恭暗叹一口气,惋惜的摇摇头。

李元昌也神色复杂的叹了口气。

李承乾看着一头雾水的群臣,眼神转来转去,最终落到了大理寺卿孙伏伽的身上。

“孙卿,谋反按律,罪该如何?”

“回陛下。”孙伏伽站起道:“按律,当诛。”

李承乾闻言,左右看了看,又问向李元昌道:“汉王叔,你是宗正卿,你觉得呢?”

“臣……臣……”

李元昌结结巴巴的。

造反,的确是死罪,这没的说,但李元祥终究是他弟弟,虽说关系不算亲密,但名义上终究是兄弟。

让他开口说杀,他是怎么都张不开这个嘴。

李承乾见此也不逼问,又扭头道:“靖王叔,你觉得呢?”

李孝恭也很是为难,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此,李承乾叹口气道:“罢了罢了,新朝伊始朕也不愿多加杀戮,就革去宗籍贬为庶人,以后圈禁在长安吧,传令淮南军,令第九团押解他进京。”

“陛下仁善。”

诸人起身说了句好话,李承乾摆摆手,随即接着说起了来年财政分配的事。

转到这事上,两仪殿的火药味立马又浓了起来。

“陛下。”

军务司少卿董大直站起道:“这李元祥作乱,若不是第九团,还不一定闹出多大的乱子呢,由此,可见军卒实乃国之基石。”

董大直嗓音陡然增高,瞪大眼睛盯着对面文人道:“今年税收足有三千余万两,若任按照往年配比来分配,枢密院实在无法对散三军将士交代。”

“笑话。”农部右侍郎贲翰林回怼道:“今年比去年多出了一千多万两,虽说军费仍然是两成,但也比往年多出了两百多万两,你们还有何不知足?”

“不错,今年能多出两百六十八万两来,这可不少了。”税务司司丞彭明生附和道。

“荒谬,我大唐疆域如今之广远超历代,自革新军制以来,一直保持着二十个军,多年以来未曾扩军,哪天万一战乱四起,这点人,够干嘛的?”

董大直虎目圆睁气势十足,贲翰林丝毫不惧:“我大唐如今威服四海天下太平,要是老想着起战乱,那干脆现在啥都别干了,就准备打仗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