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终于见到好日子(49)



    (去了北方半年,当我再回到南方,进入小区时,碰上了那个我离开时见他还在打球的老头,这次再看到,他已经是歪着身子脚拖地,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了,我想他是到了尾声了,生命在老年时露出了它的残酷……我庆幸自己还能在网上写写,尽管也是写得慢了许多。这是题外话)

    北京之行没有实质性的收获。这件事也如树上多一片叶子少一片叶子那样无所谓的过去了。

    连锁销售总是要不断扩展市场的,北京暂时不去做,那就得找别得地方来做。

    再做哪一块呢?

    以中国地图版块来划分市场区域的方法是通用的。从当时经济(消费)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依次是华南,华东,华中。而华北,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发展都相对较差,有的甚至没有起步,更有地区陷于职工下岗生活无门状态。

    三老板公司产品风格走的是时尚性中上消费路线,显然是不适合经济落后地区的。从三老板搁置北京市场已说明了这一点。连首都北京都仍然停留在传统(低消费)水平状态,就更不用说其他北方城市了。

    说来说去,当时诺大的中国版图,能谈得上时尚性市场消费的也只有华南华东华中这三块。

    既然华东(以上海为中心)华中(以武汉为中心)已开始在做,那也只有华南这一块再来考虑了。

    这儿有一个问题。工厂本身就设在华南,老板又是香港人,他从香港过来这边工厂,从深圳海关过来过去的几千几百趟了,对深圳这个城市早已了熟于心,为何不在起头时就从深圳广州市场做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话还得倒回头去说。

    在前面章节已经说过,大陆开放早期过来开厂的香港人,不是做服装的就是做鞋的,在我们眼里是港商,是过来投资的,而在香港那边,他们这些过来开鞋厂开服装厂的,其实都是社会底层谋生的,并非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有钱商人。那时有钱的富商对大陆开放政策仍是疑神疑鬼的。倒是把这些机会让底层的得到了,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大陆的,反正也就那几万的港币,大不了亏了再回香港打工赚回来。

    当时最有利香港人过来大陆这边赚钱的一个因素,就是关内(大陆)关外(香港)信息不对等。先是香港那边可以接到世界格地的订单,有了订单就可以开厂,开厂也就赚到了钱。

    再后来国际订单因同行竞争不断压价难做了,他们就在大陆自己做销售,同样还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等这个因素。他们给产品取了几个字母名字,就说这个名字是意大利的牌子,美国的牌子,堂而皇之的蒙骗大陆人。反正大陆人(当时)也没几个人能走出去看看这几个字母到底是不是什么国的牌子。大陆人两眼一抹黑,但他们这些香港人相互可都是明白的。一条街上几个香港人的工厂,一个镇上几十个香港人的工厂,都在玩这个猫腻,他们堆积在广深都是你知我知的,也就都不好意思就近玩了。

    那就散开来,到内地去玩。

    当时对改革开放到底啥意思还都没完全弄明白的内地国人,还没可能上到要消费洋(欧美)货的心理需求(当时国门仍是把得很紧,没几人能去欧美转一转,没有接触与见识自然也就引不起洋文化热)。但深圳特区的闸门提起,让港文化(物质的与精神的)如决堤般涌入南粤大地,并随着所有沟渠向广袤的内陆渗透推移,对港文化的消费崇拜热潮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特别是年轻人(同样包括中老年人)以会模仿几句港星歌曲,穿戴两件港衫为荣。

    占尽改革开闸放水先机的南粤,不久就已对港文化司空见惯,而不足为奇了。当神秘面纱淡去后,港文化在南粤盈利功能必然随之降低。精明的香港生意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这也就是三老板为什么要舍去广深市场而要先跑去上海做的原因了。

    当然,生意人谁也不会因好不好意思(脸面)就放弃利益机会的。当内地那不多的几块好地被他们这些掠食者挤满时,嘴边这块地也必然不会再让其空闲了(实际上,这块地从起初就没有空闲过,那些先行者早已把这里的市场占得满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