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终于见到好日子(34)



    “嗯,我知道这你们这里正式工与临时工的区别了。”我说。

    “还要问什么吗?”阿锋问。

    “这样吧,我先按你给的这份员工名册,分别找每个人谈谈话,你先叫管营销的过来吧。”“好的呀。”说着,阿锋就朝门外叫了一声,“阿蓉,你过这边来。”

    “就来。”随着一个女声应答,人就到了门口,她就在隔壁做事。

    “这是牛叔,”阿锋向阿蓉介绍我,“她是营销的阿蓉,”再介绍阿蓉,“牛叔,你们谈,我就过去了。”

    “阿锋,旭跟你过去问问财务管理情况。”

    “好的,牛叔,有事尽管叫我。”旭跟着阿锋过去了。

    还没有坐下,“您不老啊,叫叔不把您叫老了吗?”阿蓉倒是不认生。

    “和你们这些年轻的比起来我不是老了吗。”“不老啊,您也就四十多的吧。”“你真会说啊,我能有那么年轻?”“反正看您不老,”她重复,“照我们上海这边能被叫叔的一定是很老的了,您根本不像。”

    “是吗?”“是啊。您看您,牛仔裤T恤衫,穿得和我们上海的小青年似的,上海的叔都不会这样穿的。”“南粤那边穿牛仔裤很平常,年轻的年老的,打工的和当老板的都习惯穿牛仔裤。”“广东还是更放得开一些,我们上海就不是这样了,年轻的好穿年龄大的就不好这样穿了。”

    “噢,牛仔裤就说到这里吧。”我把话题拉回来,“你做营销几年了?”“七八年了,学校一出来就做这个。”我已从员工档案简表上知道她是大专学历,并不是营销专业的。

    “都做过些什么岗位?”“开始是在服装店当店员,不到一年升了店长,第二年又升了片长,管巡店。前前后后做过几个牌子(公司),来这儿之前我在一家皮具公司销售部做主管,是洁姐说这边需要帮手,我就辞了那边过来帮她。”

    阿蓉口里所称的“洁姐”就是上海这边的负责人。“你们过去认识?”“是在我做第二个牌子(公司)的时候认识的,我是她的手下。”

    “她过来,把你也叫过来了?”“不是不是,她后来去了另一个牌子,我还是那里。到这边来,已经隔了两个牌子了。”“噢,噢…”“现在这边店长和片长,差不多都是以前在一起做过的。”“都是洁姐叫过来的?”“有的是叫过来的,有的是自己找洁姐过来的,人都熟悉就好配合。”阿蓉说的这种人拉人的事,是连锁店用工中普遍现象。在一些品牌连锁店公司中,是很重视笼络营销中高层人员的,就是怕一旦有一个中高层离职而带走一帮人,有严重的甚至导致营销的瘫痪。

    “你现在的分工是什么?”“营销调度。”“具体的呢?”“货源采购与柜台货品调配,以及促销策划销售统计等等吧。”“明确你是营销什么职务吗?”“没有。洁姐让我先干着。”“你个人的想法呢?”“跟着她干,就听她的呗。”“哪你的工资是按什么定的呢?”“不清楚,给我的数字,我觉得可以接受就行了,不管它什么职务不职务的。”“哪你觉得现在你拿的?”“还算过得去吧。”“你们的福利好像ting全的,都赶上工资了。”“在上海这些都是要有的,不然没人来干的。”“这边有的,总部工厂很多都没有。”阿蓉一下子急起来,“那是不同呀,上海老大啦,上班坐车来回要几个钟头呀,早上八点半上班,六点辰光就要出门呀。下午五点半下班我跑到家夜里八点半了呀,累煞人啦。一个月车票好几百块洋钱了,有时晚了还要打车,洋钱花的老厉害了。”依阿蓉说的这些,那些福利也是不能再少的了。在南粤工厂打工吃住都在工厂里面,上下班交通费开支是省去了的。

    当问到阿蓉对个人职业责任的看法时,她认为上海人做事是靠得住的。她说的“靠得住”的意思是包括了做事勤快认真手脚干净等等吧。而且她还特意强调,一个人要是做事坏了名声,后面是很难再找到饭吃的,上海在外地人眼里可能觉得很大,但在上海人自己眼里却是小的不得了了(前面说到坐车上下班时,她说上海老大的了,此处却说上海小得不得了,应是可以理解的)。一个行当的圈子就更小了,在里面碰来碰去就是那么一些人。特别是搞商业这一块,旺气的商业街就是那几条道,有名气的大商场也就那么十几个,只要你是做牌子的,几乎天天要在商场碰见的,谁敢坏了自己的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