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黑”道,又陷“乌龙”(41)



    

    “我建议项目筹资也转由你方为主承担,你方与政府紧密相联,筹资渠道要比华个人朋友路子宽的多。银行不会轻易放贷给私人公司,但你方却是比较容易从银行取得资金上的支持的。筹资责任转由你方后,可将双方股份比例对换一下,再按调整后的股份比例,重新分配双方应出资金额。这样调整后,华出资压力大大减小,他就有可能完成出资。由于项目资金主要由你方承担,在最后利润分配上自然是你方拿大头。这样就可保持项目“港商合资”的身份,享受合资企业优惠政策的资格不会消失,又使项目建设资金得到基本保证,还保证了你方在项目利润分配上的公平性。这样做,可使双方优势资源更能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挥,最大程度地减少项目操作风险,将项目建设成功。”我把自己想法展开给他。

    渤问,“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双方股份比例?”“可以给华百分之三十股份。但他实际出资比例只能是百分之十五,百分之十五是华的无形产权股。”

    渤眼珠一转,马上反问,“照你这样说,华岂不是不用再拿钱来了?”“钱还是要拿的,但肯定不再是几百万了,几十万还是要拿的。”“凭什么要给他无形产权股?”“因为项目的运作思路和管理理念及方法,基本是靠外资一方引进来的。这也是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惯例做法。再说,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利益吸引,外商凭啥要到这偏僻的地方来搞合作呢?”我回答。“凭空给他百分之十五,这也太高了些吧?”渤不认可。“只要操作的好,这个项目是可以赚到钱的,到哪时你方拿走利润的百分七十,你还嫌少吗?”我说。

    渤没有再反驳。他问,“你能不能把你这些想法告诉你们华总呢?”“我不能。这必须由合作双方自己沟通。我作为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擅自参与股东权利事项,属严重违纪行为。就是你直接与他沟通此事,也不能说这是我出的主意。我给你说这些,完全是从项目本身出发的,这个项目的动议是好的,我希望它能搞成功。仅此而己。”我拒绝再为他走下一步。“好吧。那我自己联系他吧。”他说。“这事需要召开股东会议。当然,你们需要事先沟通。”我说。

    我一大早找渤是想试试能不能从他这儿借点钱的,不想一进他办公室,被他的话给激跑到五千里之外去了。二十来年的企业管理生涯,使我形成了职业病,老是为本不属自己管的事多操心。按说我一个打工仔,哪用得上我去过问股东双方的事,项目能撑得下去,我就在这儿做,撑不下去我就走人。可是我不行,来了这两天,见了听了这里的情况,我掉进了陷阱,开始为这个项目的命运纠结开来,忘了自己连个吃饭睡觉的地方都定不下来,就不管不顾地干起“狗拿耗子”的事来了。这些都不怪别人,就认自己是这命吧。

    好不容易刹住了车。我想起今天来找渤的正事来了,于是说,“吴总,我手头上有点困难,能不能从这边财务上借点钱?”“你来了这两天就要借钱,做什么用呢?”渤问。我不便说廖工的二千块钱这件事,他弄出来得这些“杂碎”事,只能让我跟着掉价。我只得含糊说,“我们这边同事手上工作需要用二千块钱。华总让我先找你这边财务上借,之后一起算账。”“前面,你们的人在这边借的费用一分也没还过。他华总不会连点零花钱都担不起了吧?”只要一说钱,渤又要激动起来。“不要误会。是我们回去不方便,再说为二千块钱专门派人回去拿也不合算。华总才让我先在你这儿借借,我回公司时会拿钱来还给这里的财务。”我赶紧解释。“你不要多说了,这话我从你们的人嘴里听了不止一次了,可就是一次也没有真拿钱来还过,还都在这儿挂着账,财务上都问我多少次你们什么时候才能还上。还有,安排你在招待所吃住的费用,也都是我们这边垫的。”渤打断了我的话。

    我陷入难堪境地。本来我也没指望真能从他这里借到钱,只是为走个过场,好给华总回话说问渤借过了没借到。说是逢场作戏,但真在他面前开口说借钱的事了,面子问题又让我当起真来了,因为求人的事,无论是否在演戏,被人拒绝的感觉总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