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店铺当伙计(1)-第2/2页





    俊的店铺里原有四个伙计,最短时间也都做了两年多了,时间最长的两人在俊接手这个摊子前就已在店里做事了,有十年之久了,属老资格了。对我这个刚来的来说他们都是“老伙计”了,说是老伙计,其实除了蹬三轮车送货的老杨一人年龄上了四十岁外(在店十年了),其他三人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小伙子,最年轻的一个才二十岁出头。以往我进省城办事的时候都会找个空档转到俊的店里坐坐,俊店里的伙计们几乎都熟悉我,他们也知道我一直在国营企业当头头,所以每到店里,他们总是客气的称呼我“老总”什么的。现在我也成了店里的伙计了,在俊的店里,他们肯定是不能再称我“老总”了。俊多年来直呼我“老牛”,他们却不好意思当面叫我“老牛”(背后可能就是这么叫的),除了过去职务的原因外,另一个原因是我比他们年龄大了不少。所以当我第一天来店里干活时,他们就都称呼我“牛老师”了,可能是俊预先给他们打了招呼。看到他们客客气气的叫我“老师”,倒弄得我很不自在。由十几年来一直被人叫“厂长”“场长”“老总”咋一改成“老师”了,竟一时不知这是在叫我。要论起店铺做生意来我那敢被他们称“老师”呢,我初来乍到对店铺生意路数一窍不通,还指望他们指点我呢,可不能让他们叫我老师。我不让他们这样叫,又没有别得合适的叫法,也只能这样了。但我为此也是挺纠结的。

    再怎么称呼俊?过去我对俊向来是省略姓直呼其名的,叫起来也很亲切。现在还能直呼其名吗?几个“老伙计”背地都是连姓在内直呼其名的,当俊的面就改叫“俊总”,叫“俊总”是名正言顺的,他是这个店的老板,市场上(噢,全国都一样)都是这样称呼老板的。俊与从前一样直呼我“老牛”是没问题的,可我像从前一样再直呼他就不合适了,特别是其他伙计都在跟前的时候。但改口叫“俊总”又觉有些滑稽,大有“见外”或“巴结”之嫌了。在这事上比几个老伙计叫我“牛老师”更要纠结了。

    这个大型日用生活品批发市场占地总面积达数万亩,将分期建设完成。1993年建成了第一期,把原在拥挤的居民区里自然形成的日用品零售批发商铺群移了过来,才几年时间这个市场的生意就开始“跑火”(兴旺)了。此时(1998年)已开始第三期工程建设了。大市场几乎囊括了吃穿用所有商品,本省及邻省县乡镇上的生意人都来这个市场打货(批发商品),每天进出市场的都有数万人,每逢周末城区市民来购物或逛市场的人就更是不计期数,怕是都有十几万人了。从早上天亮直到晚上天黑,市场里的持续的嘈杂声吵得人头昏脑账,简直都要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当时国营工厂都不行了,职工(下岗失业)千军万马下海求生的热潮在这个市场得到充分的显现。

    俊的店铺位置设在副食品批发二区(有多个区),店铺也就十几个平方米(市场店铺面积统一宽三米深四米),别看这小小面积,里面可是经营着上百种副食品商品,大大小小的纸箱(商品包装箱)把十几平方米堆码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白天一开店门就赶快抢占门口位置陈列商品),在里面想转个身都困难。副食品区顾客(包括逛街的)人流量也很大,与服装区一样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WriteAdSpan("ad_640_7",9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