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两百二十一回 鱼香肉丝-第3/4页





    迟疑了片刻,孙尚香才迷惑不已的道:“仲兄你既不赞同二哥兵犯夷州,那为何不在庙堂之劝谏于他?我犹记得那天我与他相见之时,他已是打定了主意要偷袭夷州。仲兄你若是劝谏过他,他不应会是那般得意忘形的模样。”

    周瑜长叹了口气,继而苦笑道:“尚香你误会我了!你大闹建业的那天,我才刚刚从柴桑回到建业,都还没来得及去见吴候。另外嘛……”

    话到这里,周瑜的脸却也挂了几分苦涩之意。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周瑜才摇摇头轻声叹息道:“尚香,并非是仲兄看不起你,而是你身为一介女子,又久在夷州为质,所以对江东这边的事很多都不知内情。这么和你说吧,现在的吴候虽然仍对我委以重任,但是对我的信任却已经是大不如前。而我所提出的进谏之言,吴候也不见得能听进去多少。”

    孙尚香愣了愣,急忙追问道:“为何会如此?”

    周瑜举杯小抿了一口,很淡然的道:“无他,手掌重兵兼功高盖主而已。”

    孙尚香一下子还是没能反应过来。但如果是陆仁在这里,恐怕马能明白周瑜这说的是什么意思。而且陆仁起孙尚香,甚至起周瑜,可能还要多了解一点事情,那是现在已经三十六岁的孙权,很可能在心性已经有了些细微的变动了。

    说真的,周瑜与孙氏之间的关系的确是相当的亲密,而且赤壁之战时期的孙权也的确是给予了周瑜完全的信任。但人嘛,都是会变的,特别是当孙权的权威日重,心机渐深之后,作为一个君主,孙权对周瑜还是挂了一些防范之心。不过这也不能怪孙权,华夏从古至今,又有几个君主对于像周瑜这样位高权重、功高盖主的人会不防着点的?

    所以所以,这时的孙权已经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削减了周瑜部份的兵权,另外对周瑜提出的谏言嘛,也不再是全盘采用。而周瑜那是多聪明的人?哪里会看不出孙权玩那些小动作的用意?但周瑜对孙权是忠诚的,也明白孙权玩这些手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同样是不动声色的在配合着孙权的行动。

    当然了,孙权对周瑜主要是想打压在一个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绝不是想对周瑜玩什么赶尽杀绝,所以孙权在对周瑜玩了那些小手段之后,在待遇方面给予了周瑜相应的补偿。毕竟不管怎么说,有个周瑜放在柴桑那边盯着荆州,孙权也较放心。

    这些不多说了,只说孙尚香好一会儿想明白了之后便愠怒道:“为何竟会如此?二哥他怎能如此对待仲兄?他难道忘了大哥临终之时是如何嘱咐于他的吗?”

    “正是因为忘不掉,他才会如此对我的吧?”

    周瑜心默叹完这句话,脸的微笑也因此显得有些落寞,摇摇头向孙尚香道:“尚香,你终究只是一介女流,许多庙堂之的事,你不应知道,也不必去知道。这话又说回来,看到今时今日的你仍然如当初那般的率直坦诚,到让我明白国母偶尔召我入见闲叙,为何会感慨送你赴夷为质其实是做得很对的一件事。”

    一听周瑜提及吴国母,孙尚香不由得急问道:“母亲……她说过什么?”

    周瑜的目光锁定了孙尚香,目光既有一个兄长对小妹的关爱,却又带着几分深深的羡慕:“国母曾对我说,若是将你强留在江东,且不论你会郁郁终日、难有笑颜,只怕用不了多久,你也会如同其他的世家女子一般,婚配给其他的诸候或是世家,以成联姻之盟……尚香啊,话到这里我也不怕你怨我,那时你若不是赴夷为质,我与吴候可都有将你送嫁于刘备之意,用意则不外乎向曹操示以孙刘联盟之固。”

    孙尚香对这个事早不在意了,只是笑了笑而已。到是周瑜向孙尚香歉意的一笑:“尚香莫怪,况且你也应当知道这姻亲之盟乃是古之便有、由来已久……不过在你赴夷为质之后,我却慢慢的想明白了一件事,是那时的我根本是年轻气盛、目无人,兼之还有一些急于求成。现在细想一下,我那时为何会不如孔明?正是因为我的身有着这些的毛病,可是孔明却没有,在心性我已经输给了他。心既不如,有智又能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