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权限不够?领导组考察,距离院士只剩最后一关!-第2/5页



    ……

    杜凯正在新公司的选址地进行考察。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是围绕两种关键材料002成立建造的,他的工作就是快速建立公司,让两种新材料实现大规模生产。

    材料公司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杜凯的压力自然是非常大的。

    他每天都是到处跑,处理各种的文件,还要到工厂建造地来看看。

    当走在新修建的路上时,杜凯就接到了电话,知道科技处发了一份正式的文件。

    他马上回到办公室里去看文件,才知道是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配合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工作’。

    杜凯看到文件都愣住了,他当然知道内容代表了什么--

    王浩的申请通过了。

    “这么多资金进行一个实验,还让新公司配合……”

    “竟然这么快就通过了?”

    这和杜凯之前预计的完全不一样,他感到非常的震惊,同时心里也有些郁闷。

    因为他的工作是全力配合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但具体做什么研究完全不知道,他们就成了一个生产材料的机构,而且还是‘不惜一切代价去配合’。

    这听起来就感觉很郁闷。

    但是,没有办法!

    杜凯苦笑了一声,他还能怎么做呢?只能配合了。

    ……

    王浩也收到了消息,他马上就去了超导材料实验组,详细了解ca005的制备过程。

    杜凯也来了。

    杜凯还带着两个专家,一起参观ca005的制备过程,并针对制备过程进行讨论。

    他们需要做的是,把其中一些步骤进行机械化操作,或者干脆就交给其他机构负责。

    这就是为大批量生产做准备。

    后来十几个专家都参与了ca005制造讨论工作,一起研究拿出了一个方案。

    最终的方案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邓焕山道,“按照我们现有的设备和人员,联系整个生产过程,想要制造出10吨的ca005,最少也需要两个月以上。”

    这已经是最快的时间了。

    王浩听着时间都感觉很郁闷,只是等材料生产就需要两个月,还是上级划拨了资金、其他部门全力配合的情况下。

    但是,没有办法。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只是建立过程中,只引入了一些基础的设备,任何一种新材料,都不可能快速投入大批量的生产。

    即便是讨论后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部分工作还是要在实验室进行。

    “只能等了。”

    王浩带着些许郁闷回到了大学,随后就专注于和比尔卡尔、林伯涵,一起研究‘形态缺口’表达问题。

    这是ca005的半拓扑微观形态构造研究的关键部分。

    因为实验有了新发现,王浩对于理论方向也给出了确定的基础定义,大大缩小了相关的讨论范围。

    在不断的研究论证过程中,他们一起确定研究的方向,还有了一些特殊代数簇构造拓扑表达的成果。

    他们所研究的是‘特例代数簇’,以此展开来获取更多的‘特例代数簇’问题表达,并对于微观形态缺口的特殊性态进行初步的表征。

    当真正一心到研究的时候,很快就有了一些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