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惊人的发现!王浩:我们可以制造出飞行汽车了!-第2/5页



    这样就绕过了霍奇猜想。

    当真正投入研究以后,王浩还是发现难度非常的高,即便是绕过了霍奇猜想,但问题本来就摆在那里,他们只能建立特定的拓扑几何,去关联代数方程的表达。

    这样慢慢的展开,想要覆盖‘缺口表达’的需求,自然是很不容易的。

    王浩和林伯涵、比尔卡尔连续论证了三天时间,他们分别都有一些收获,但看着系统任务可怜的‘2’点灵感值,他还是决定慢慢的做研究。

    一口吃不了胖子!

    现在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想完成s级难度的任务,灵感比努力重要太多了。

    理论研究可能获得灵感,同样的,实验研究也能够带来灵感。

    ……

    超导材料实验组那边已经提供了足够大型实验所需的‘ca005’。

    通过实验室手段制备的‘ca005’,耗费的经费自然是非常惊人的,好在‘ca005’是固体金属材料,倒是可以连续的使用,而不是一次实验就会损耗掉。

    王浩特别叮嘱邓焕山要继续制备,“材料的量还是不够,我们后续需要更多的材料,必须要再制备三倍以上。”

    “三倍?”邓焕山用力咧咧嘴。

    这一部分材料都是通过实验室手段制备,花费的经费已经超过一千万,而且实验室的人手,几乎都在做材料制备工作。

    现在还要再制备更多的材料,耗费的时间、精力、成本都是非常高的。

    邓焕山都感觉很奢侈,但是王浩有了要求,他也只能答应下来。

    在基础材料准备好以后,王浩就去了物理实验室。

    现在的物理实验室已经完全不同,新修建了一座大型的实验中心,里面添置了好多高端的设备。

    物理实验室的名称,也变更为‘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很直白的说明,他们就是做反重力、交流重力的研究。

    王浩到来的这天,实验室汇聚了很多人,两个研究组的核心人员都来了。

    其中包括刘云利、薛常、肖新宇、阮伟平、向乾生、何毅、颜静……

    等等。

    两个组团队,总计有二十多个研究员、副研究员。

    好多人很早就来了会议室,他们都在讨论着即将开始的研究。

    刘云利和何毅没有直接说明,但还是透露出了一些消息,说研究会和原来的提升交流重力强度类似。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非常的期待。

    自从交流重力实验被正式公开以后,交流重力实验组是很郁闷,实验被公开的当天,他们可以说处在了巅峰,然后就快速的下滑,后来都不受关注了。

    这主要是因为,大方向的重心投入到了超导相关的研究中,而他们似乎是变成超导材料实验组的‘材料性态检测机构’。

    本来是很高大上的反重力研究,结果却沦为了附带的检测机构,每个人都感觉非常的郁闷。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反重力相比有些太过高大上,哪怕是继续研究提升也不会太大,普通的提升真的只是数字而已。

    30%、40%,又有什么区别呢?

    总归是都不能够应用,而想要提升到应用层面,前提还是超导技术的蓬勃发展,才能支持提供更实用的材料。

    超导领域的研究就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