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承压测试?论文和报告,保罗菲尔:湮灭理论是虚假的骗局!-第2/7页



    但因为项目投入非常巨大,反对的声音持续不停。

    科研大型项目就是这样的。

    因为每一年国家拨付给科研领域的经费是有限的,某一个项目拿到了大量的经费,其他领域的经费肯定会受到影响。

    如果一个粒子对撞机项目拿走了几百亿的经费,好多其他领域项目申请都不会通过。

    这是项目有很多反对声音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一些顶级的学者认为,国内没有足够的物理学家参与项目,粒子对撞机建造出来,也等于是给国外做嫁衣。

    这也是事实。

    国内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学者数量很少,几乎都集中在几个专业的研究机构,而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就更加稀少了,都可以说是凤毛棱角。

    不管是任何一种物理理论,国内都很难找到从事专业研究的年轻学者。

    这些都是粒子对撞机项目出现很多反对声的原因。

    当然也有支持者。

    比如,胡厚荣院士。

    作为科学院的物理院士,高能所的院士之一,胡厚荣是超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的主要发起和支持者。

    他一直呼吁要建造世界最大型的粒子对撞机,以新型的粒子对撞机为中心,来发展研究量子物理,近而慢慢赶超国际的研究。

    胡厚荣为此不断的奔走,自然也就找到了王浩的头上。

    胡厚荣注意到了王浩的研究,让国际物理界震动的研究,影响力自然是很大的,他给王浩发了邮件,邀请王浩进行线上交流。

    王浩看到了邮件就联系了胡厚荣,约定时间和对方进行线上通话。

    链接,接通。

    胡厚荣满心笑容的恭喜了王浩最新的研究,然后就和王浩说起了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国家也应该要支持这方面的研究。”

    “研究最底层的物理,是基础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很落后,阮晖组了个团队,勉强凑出了二十几个人……”

    他说着苦笑摇头,“王教授,你应该支持粒子对撞项目吧?”

    在胡厚荣想来,王浩根本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王浩做的研究就是粒子物理的内容,而且他的研究还能够得到实验验证,显然不是类似于弦理论的纯理论物理。

    他的研究是需要大型实验来验证的,自然会支持粒子对撞机项目。

    如果国内拥有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对撞机,以后有什么相关的研究都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王浩有些莫名其妙的回道,“胡院士,你这个问题太突然了,我没有考虑过。”

    “哦?很突然吗?”胡厚荣有些意外。

    王浩摇头道,“我从来没考虑过。我的这个研究只是临时起意,是邱成文教授建议我研究杨-米尔斯方程,所以我结合自己原来的理论就研究了一下。”

    “说句实话,欧洲那边验证我的研究,我自己都感到意外。”

    “粒子对撞机项目和我应该没什么关系,我并不做这方面的研究。”

    胡厚荣听的扯了扯嘴角,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对方说自己不是专业从事这方面研究,也只是听从建议,研究了一下杨-米尔斯方程,然后就有了震动国际的大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