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不是一个级别的进度,王浩的挖角,刘云利:放弃也不错?-第2/6页





    王强疑惑问道,“刘哥,你怎么了?”

    刘云利叹了口气。

    阮伟平也跟着叹了口气。

    薛常凑到镜头前说了句,“他们正在考虑搬家。”

    “搬家?为什么?”王强疑惑道,“你们是要退休?还是说调到其他部门?”

    集体沉默。

    王强发现几人似乎没精神,也没有再去追问,而是说道,“基础科学中心这边的研究确实很厉害,他们以交流重力实验数据为基础,来构造对应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可以完善温度、交流重力场强度及材料性质等因素的关系。”

    “按照这个研究方法,后续数学模型完善,就能找出超导温度和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

    “这个方向真是非常好……”

    王强连续说了一大堆,显然对于基础科学中心的研究非常看好。

    薛常有些疑惑的问道,“你刚才说的不就是王浩教授的研究方向吗?”

    “对啊。”王强道,“他们就是按照王浩教授的研究方向做的,但是我感觉物理实验室那边好像偏离方向了,研究什么湮灭、拓扑之类,还是基础科学中心这边更靠谱。”

    这时,刘云利和阮伟平终于有了反应,他们一起凑到屏幕前,就一直盯着王强看。

    王强被看的浑身不对劲。

    刘云利叹了口气,“王强啊!”阮伟平紧跟着来了一句,“你就是井底之蛙啊!”

    王强被这么一说,顿时不高兴了,“说什么呢!你们才是井底之蛙!”

    “我们确实是。”

    “唉~~”

    刘云利没心情继续和王强胡扯了,他干脆就关掉了视频通话。

    现在三人已经明白,他们和王浩的研究差距,不说王浩提到的湮灭、拓扑,他以数学分析预测设计实验,就说明对于交流重力实验的理解,早就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人。

    另外也说明,他所说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强一直赞叹基础科学中心的研究,但他说了好半天,也只是说基础科学中心根据实验数据构造出了数学模型。

    仅此而已。

    这仅仅是处在实验到总结的过程。

    物理实验室则已经跨过了实验到总结的过程,直接来到了分析结果并设计预测实验。

    双方的研究进度,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在和王强通过话以后,似乎因为又找到了一只‘蛙,气氛也稍稍变得好了一些。

    刘云利问道,“我们真的要搬过来做次项目吗?”

    “地方是有的。”薛常道,“距离一百多公里,就有个废弃的工厂,改造一下就能够当实验基地。”

    阮伟平扯了扯嘴角,“我也知道那个地方,不过,薛常啊,你连地方都想好了,是不是早就想搬了?”

    薛常理所当然道,“我只是觉得,我们自己研究没什么意义。”

    这句话让阮伟平和刘云利无话可说。

    他们在研究上,也投入了不少人力、时间以及大量的经费,但成果还赶不上物理实验室两个星期的进度。

    阮伟平想了想道,“虽然说到就要做到,但是这个也不急,真要搬的话,也要申请得到批准才行。”

    “现在关键是,我们连人家怎么做的研究都搞不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