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们的研究是错误,但你们的研究太重要了!?-第2/5页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1+1’的说法。

    1+1,说的是两个质数之和。

    陈景润证明的‘1+2’,则是‘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他所利用的方法就是最经典的‘筛法’。

    历史上,所有哥德巴赫猜想相关证明进展,利用的都是筛法,筛法,也就是筛选法,理解起来很容易。

    首先把自然数按次序排列起来,从数字1开始,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要划去。

    第二个数2是质数留下来,而把2后面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划去。

    2后面第一个没划去的数是3,把3留下,再把3后面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都划去。

    3后面第一个没划去的数是5,把5留下,再把5后面所有能被5整除的数都划去……

    这样一直做下去,就会把不超过n的全部合数都筛掉,留下的就是不超过n的全部质数。

    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因为筛选过程是无穷尽的,就必须要用到数学分析方法,涉及到的是组合数学问题。

    组合数学,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为离散数学。

    广义上来说,组合数字的分析就是离散数学,但实际应用来说,狭义的组合数学是离散数学除去图论、代数结构数理逻辑后剩下的部分。

    离散数学,就是王浩的‘拿手好戏’。

    所以对于陈景润的研究论文,王浩很容易就读懂了,了解了其中的方法逻辑。

    同时也做了一个判断--就像是数学界普遍的看法,陈景润先生已经把筛法运用到了极致,也只完成了‘1+2’的证明。

    换句话说,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就好像是对于π的确切数值的研究,哪怕是用计算机计算几百亿位,也不可能得到精准的π数值,π,依旧只能用符号表示,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

    换句话来说,单纯用计算的方法,不可能解出一个无理数,而用‘筛法’也不可能证明‘1+1’问题。

    王浩放下了手里的论文,不由得感慨一句,“哥德巴赫猜想,要证明好难啊!”

    他发出感慨,另一个原因则是,看了好几篇相关论文,结果任务灵感值,就只增长了可怜的1点。

    这说明‘筛法’根本就走不通。

    哪怕是看再多类似的研究论文,也对于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思维判断,对研究起了负面作用。

    “看来还是要找新方法,群论就是个不错的方向。”王浩思考着。

    旁边张志强听着王浩的小声念叨,忍不住用力撇了撇嘴,“哥德巴赫猜想很难?我还说黎曼猜想很难呢!”

    他有些好奇的凑过来问道,“王浩,你怎么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了?”

    王浩郁闷道,“因为找不到方向啊,我一直在研究ns方程,结果研究卡住了,没什么进展,就想换一个方向。”

    “这跨度也太大了吧?”张志强扯了扯嘴角,“ns方程、哥德巴赫猜想,从偏微分方程到数论,我总觉得你应该专一些,奔着一个方向去研究。”

    他说着似乎代入了情感色彩,感慨的说道,“这就和人生一样,感情专一,才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

    “你也一样啊,王浩,怎么样,不考虑找个女朋友?你张哥我是过来人,要是你有什么情感问题,问我准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