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团队很重要,但烤鱼更重要!-第2/5页





    他们也负责数据分析工作,而且工作包含了西京交通大学团队的内容。

    第七工作组就是主力工作组。

    下属有两个团队,分别是西京交通大学的团队以及湖州大学的团队。

    下属两个团队都是拼凑出来的,就比如西京交通大学的团队来自三个大学,还有西海大学和西京科技大学。

    湖州大学的团队也很类似。

    这种高校组成的临时团队就是过来学习的,但也是有作用的,他们各自分配了第七工作组一半的工作量,最终做出的数据分析,会和第七工作组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

    如果双方的数据一致,分析结果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不一致就要找出其中一方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肯定是临时拼凑团队数据有问题。

    薛文卓、董志辉坐过去以后,前排的第七组几个人回头看了一下,朝着薛文卓点了点头,也有认识董志辉的点了下头。

    王浩也被看了好几眼,最开始没人认出来,直到前面有人小声说了什么,顿时好几个人一起回过头。

    “王浩教授?”前排一个教授问了一句。

    看到王浩点了下头,旁边人顿时热情许多。

    王浩和几个人寒暄几句,会议也准备开始了,他坐在位置上,认真听着会议工作分配内容,参加这种会议还是感觉很新奇的。

    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薛文卓也解释了团队的工作,有些自嘲的说道,“我们就是边缘角色,前面的第七组才是主力。”

    “不过我们主要是来学习的,其他人还没有这个机会呢。”

    王浩倒是不在意什么主力、替补,两个团队做同样的数据内容也是正常的,否则只有一个团队来做,研究出错也很难发现,他跟着来看实验,就只是带着好奇过来转一圈,顺便参与到工作中。

    如果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当然是最好,发挥不了作用也没关系。

    反正他也不是物理学家。

    王浩关心的一下时间问题,“这个分析大概要用多久完成?”

    薛文卓道,“大体上三到五天就可以了吧,如果进度慢要一个星期。”

    这个时间还是能接受的。

    王浩继续问道,“也就是说,我们做完这个实验数据分析就可以离开了,对吧?”

    “对。”

    薛文卓点头,“我们主要就是过来参与实验分析工作,让其他人也知道类似的工作该怎么做,当最好是能有成果,比如更快的完成,比如和第七工作组的数据一致,这种表现就很好了。”

    “第七工作组,完成所有分析要多久?”王浩好奇的问道。

    “他们比我们多一倍的数据,但应该在五天内结束吧?”薛文卓也有些不确定,但一般来说,主力的工作组实力很强,哪怕是多一倍的数据也能更快完成。

    ……

    在实验进行的当天下午,各个工作团队就开始向下分配工作。

    西京交通大学团队负责的是f区的上半部数据,团队里有几个人参与的工作,就开始给其他人讲解具体要怎么进行分析,并对于工作进行分配。

    团队是要分工合作的,有的人负责大亮点的分析,有的人负责小数据的去除,而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对于普通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具体是属于什么粒子,并计算记录相关的详细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