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倚老卖老,我怕他个鸟啊!-第2/5页





    另外两个专家都还没有到,说是上午去景区转了转,又回酒店午休后才会过来。

    见面,自然少不了寒暄。

    几个专家纷纷夸奖王浩年轻有为,也说起他的重量级数学成果。

    阿廷常数的研究是一个,也是最重量级的数学研究,但阿廷常数说的并不多,主要晦涩的数学理论,谈起来也很没意思。

    他们说的最多的还是大数相乘算法和梅森素数的研究。

    励继平说大数相乘算法,继续上报到明年有机会获得国家科技奖项,梅森素数的研究影响力是最大的,一直不断的在被报道,到现在,依旧有很多人讨论。

    在几个五十多岁的老教授面前,王浩也只能谦虚的不断应和着,主要还是等另外两个专家来。

    好在等待时间并不长,大概有半个小时不到,其他两个专家也到了实验室。

    彭辉当即通知实验室上下开会。

    开会就是准备新一次的实验,王浩的数据分析结果就是关键。

    他和其他人一起朝着会议室走去。

    楼道里,万益明追过来问道,“王浩教授,你准备的怎么样?你的分析能让成品强度再有提升吗?”

    王浩微微皱了皱眉,不明白万益明的意思,“这个不能确定吧?”

    万益明有些担心的解释道,“现在专家评审组都在,彭教授顶着很大压力,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王浩想起彭辉打电话的语气,有点明白万益明的意思了,他点头道,“放心吧,虽然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八成以上还是有的。”

    他做的是实验数据研究,做的只是数据相关的工作,便是完成了数据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准确的,也没有百分百把握让制造的成品强度再有提升。

    万一,最初的原始数据记录就是错误的呢?

    再有,新的实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一个工序没有做好,直接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

    这些都不是确定的。

    所以王浩也只是说有八成的把握,当然信心还是有的,经过上一次的实验,他知道金属实验是非常的专业,做项目也是上下一心,做实验的过程中也非常认真。

    这种研发环境下,出错的可能性并不大。

    会议开始。

    实验室并不是所有人都来参加会议。

    因为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就牵扯到了保密问题,只有几个研究员,还有核心的副研究员来参加,他们各自负责一部分流程,再把工作分配给下面其他人。

    另外,参加会议的还有专家组。

    会议开始以后,史桂芳分给每个人一份实验流程图,随后彭辉很干脆让王浩做报告。

    王浩做的是数据分析报告,因为马上就要进行实验,也就不需要说分析过程,直接说结论就好了。

    “我对于前面数据的研究,又得到了几个结论,我分别说一下。”

    “这几个结论包括熔炼次数、时间,还有冷却速度,其他地方,通过跟精细的对比计算,也做了一些小的调整……”

    “首先就是整个的工序,只有一个改进的地方,就是熔炼次数,通过分析,我发现需要增加一次熔炼,可以在设备中……”

    他仔细说了起来。

    在不断解释的过程中,他干脆走到了最前面,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着做讲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