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出马仙李婶



“李婶,这小伙子不知什么来路,还是报警好了。”

“报警干什么?什么叫不知什么来路?这是我儿子。”

“李婶你、你没事吧?你家刚子出车祸死了七八年了。”

“谁说的,你看这鼻子眼睛哪点不像我家刚子?”

“你这……一点也不像啊,就算你想要个儿子给自己养老送终,可是……万一他有病呢?”

“你才有病,我刚刚给他把过脉了,身体很棒,大小伙一个。”

“行吧,万一人家家里人找过来了,可下不来台啊。”

“我问过仙姑了,他就是我儿子!”

“仙姑说的?哦,那、那没有问题了。”

耳边传来两个女人吵吵嚷嚷的声音,宋时行睁开眼睛,只见旁边站着一个五十来岁头发花白的小老太太和一个三十来岁颧骨脸、薄嘴唇的女人。

身下床板有点硬,外面支着蚊帐,床头蚊香飘着丝丝烟气。

“刚子你醒了?”小老太太一脸惊喜的看着他,满脸褶子都舒展开了。

“小伙子,你家哪的?”薄嘴唇的女人也好奇的凑上来。

宋时行眨了眨眼,脑子里一团浆糊,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家哪的?

“咦?”薄嘴唇女人皱眉说道:“这孩子不会说话,该不会脑子不正常吧,正常人哪有在河里泡着的?”

“正常人就不会掉河里了?”小老太太啐了一口,坐在床边摸了下宋时行的额头:“刚子,妈在呢,不怕。”

宋时行感觉脑袋里好像有团迷雾,什么也想不明白,但肚子饿了倒是真的,嘶哑着嗓门问道:“有火腿肠、可乐和辣条吗?”

“啊这……”薄嘴唇女人瞪大眼睛:“刚醒就要吃辣条,感情是个傻子啊!”

“去去去,出去!”小老太太一把把她推出了门,回头和蔼的笑着:“刚子,妈出去给你买,等着妈哈。”

两人一起出了门。

宋时行揉了揉眉心艰难的坐了起来,只觉胸口奇痒无比,低头看了眼,只见针孔处长出一个奇怪的斑点。

说斑点,不太形象,应该是个图案,类似牛角,甚至长出了折弯。

我胸口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想了好一会,没想明白,下床,打量起四周。

这是一间老瓦房,家具都极其陈旧,还有些几十年前的老挂钟、尿罐子和簸箕、飞天排缝纫机等物。

不过打理的倒是挺整齐,正门书条柜上有两张黑白遗像,一个老头子,一个十四五岁少年,遗像旁边放着蒜窝,刺鼻的大蒜味充斥着整个房间。

隔壁还有一间屋,黑洞洞的,散发着阵阵凉气。

宋时行走过去,只见里面是一张老站柜和一张老木床,不过斜对门位置供奉着一尊神龛,里面是个尖嘴猴腮的黄皮子像。

这黄皮子似乎是个母的,长睫毛,大眼睛,眉清目秀的。

神像眉心藏着一团黄色的东西,若隐若现。

旁边还有副对联:出古洞四海扬名、在深山修身养性。

横批:有求必应。

夹批:胡三仙姑。

正看着好奇,小老太太去而复还,提了一袋子东西,辣条、听装可乐、火腿肠还有两盒泡面:“瞧!妈都给买来了。”

妈?

她是我妈?

宋时行记忆更加混乱,不过肚子饿的厉害,接过来撕开便吃。

小老太太坐在一边看着,满脸的笑容:“儿啊,

这些年你跑到哪里去了?”

“我在精神病院。”

宋时行脱口而出,说完愣了一下,精神病院?

“精神病?”

小老太太怔了怔,连忙抓起宋时行的手腕,按压脉搏,好一会才说道:“难怪!你倒是回家啊,咱们家有种祖传配方,专门治疗精神病的,十里八乡谁不知道,省城的人都来找妈瞧过,傻孩子。”

宋时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越想头越疼。

“少吃点,妈给你做点好的。”

小老太太见他吃的香,心情愉悦的去了厨房,很快传来一阵菜香味。

晚饭很丰盛,红烧鱼、红烧肉、辣椒炒鸡蛋、西红柿蛋汤、东北大米饭。

两人坐在一起,小老太太给宋时行夹了满满一碗鱼肉。

宋时行有点吃不下去,零食吃饱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吵嚷声,一道尖厉的嗓子大喊:“李婶,快给孩子看看,出问题了。”

说着一群人推门而入,一对中年夫妇抱着个脸色发紫的七八岁小男孩,满脸焦急。

小老太太诧异的看过去一眼,脸色阴沉下来:“在哪招的?”

中年女人哭道:“下午和邻家几个孩子去中条山上捣鸟窝,回来就这样了,这是咋了嘛,呜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