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武墨刀皆可,找归处失了自我



其实自从当了中班组长,我一直没有明确认识到自己所起的作用。刚开始的时候,夜班组长调休,我顶替他看了两晚上后台。所谓的看后台,就是即时关注每个订单的配送情况。

后台数据的重点由重到轻排序:配取,提点,接单是否及时,超时等。盯配取,看顾客申请退款选项消息,看看是否与骑手有关,是否因骑手原因导致顾客退款;看提点,这个就是比较内行的东西了,系统并不会显示提点数据,需要根据对每个骑手的配送能力和态度有深入了解之后,针对性盯人。接单是否及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当骑手长时间没有接单,直接呼电话过去通知他接单。超时的话,系统会优先将超时的单子顶在前排,需要时刻注意骑手动向等问题。然后就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反馈数据给领导。

这件事对我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后来,慢慢接触培训事宜。从一个培训旁听者,到后来慢慢着手培训骑手。培训的流程并不复杂:站长助理每日将问题骑手名单导出发在群里,各个组长负责召集骑手,然后进行千篇一律的培训内容。有些事,我总是想不明白,天天培训,天天出错,新骑手姑且不说,有一部分老骑手回站点培训像串门一样,隔三差五就要搞点事情。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不久我因为疏忽,也不小心搞了个预订单早达,惩罚是做五十个俯卧撑。但是,已经讲到过的注意事项还频繁出问题,就有点不能理解了。

其实我是一个比较反感形式主义的人。每天的高强度培训,长时间下来也有了明显效果。再加上每日单量并不是非常多,问题单自然而然就少了下来,每天需要进行纠错的骑手也越来越少。甚至有两三天中断了培训,这本来是一件好消息,证明问题骑手几乎为零,即使有个别问题,私下里单独沟通完全可以解决的。我没有当过领导,自然理解不了领导的想法。上面领导发话了,每日培训不能少,所以为了满足领导的需求,每天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理由,拉上三五个骑手回站点,做出正在培训中的样子,告诉领导,看,我们在培训呢。久而久之,没有问题的骑手因为嫌浪费自己的时间,拒绝配合表演。当培训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时,就要想办法如何破解这样的情况。于是培训的重心,才有了比较切合实际的着陆点,主抓新人。这个行业我之前讲过,骑手的流动性比较大,倒也填补了培训这个空缺。

我也忘了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每天是由副站长和站长来开早会,而现在是我每天陪着站长开早会。早会工作分为三大步骤:一,餐箱清洁和消毒;二,每日总结和宣导;三,签到。

我的工作内容很简单,拎着酒精喷壶和两个抹布桶去早会现场,一个装白抹布的,一个装黄抹布的,然后将白抹布逐个发给参加早会的骑手,并叮嘱他们站好队行,整理好衣帽和口罩,大喊一声:“开始擦箱子。”紧接着用手机将整个早会过程拍摄下来。

白色抹布是用来擦拭箱子内部的,等大家擦得差不多的时候,站在头排的同事自觉收集白色抹布,再发给骑手们黄色抹布——用来擦拭餐箱外部。最后集体打开箱子,挨个喷洒酒精进行消毒。接着是站长进行点名签到和每日宣导讲话,基本上内容每天都大差不差,偶尔会因为喊口号声不够响亮,让骑手们多喊几遍。

拍摄完整个早会过程,提交于平台APP里,我便算结束了早会这一工作内容。

说句实在话,就单单开早会这件事情,我一个人也完全应付的过来。因为内容极其简单枯燥,跟卖油翁向油葫芦里灌油一样。

我时常想,早会的意义何在?餐箱消毒?太过牵强,因为现在美团配送的主要核心输出是兼职类的“众包”业务骑手,每天上下线比较自由,哪会这么精雕细琢去搞卫生。每日宣导?更牵强,宣导内容不过是将昨天的一些数据总结加工之后告知众骑手,问题骑手自会被喊回站点进行巩固培训,没有问题的骑手,谁会去关心站点的数据如何。点名签到?这个,这个已经无力吐槽了,不过它竟然还有合格率,早会到场人数要满足总骑手数的百分之三十,至于为什么要满足这个条件。不理解,完全不理解,如果我能理解的话,或许我就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