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谋臣崔琰



    周仓这一动作可把崔琰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周仓,周仓要宰了他。

    “呃……”

    周仓感觉自己的反应有些过了,挥了挥手,示意亲卫退下。

    “季珪受惊了。”

    “无妨、无妨”崔琰微笑着说道。

    崔琰的大名,周仓可是早有耳闻,并非因为崔琰才华过人,而且因为相貌。

    据历史记载的一件小事,就可以说明崔琰相貌俊美。

    话说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游牧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便将崔琰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时,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

    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

    崔琰的能力也毋庸置疑,曾师承郑玄,奈何因为黄巾之乱,无奈之下,郑玄只得遣散弟子,崔琰则四处游走,没想到居然在河东被周仓遇到了。

    “季珪,我听公明说你才学过人,不知可愿到我治下为官,助我治理好这一方百姓?”

    周仓目露期待之色。

    “呃……”周仓这话倒是崔琰有些意外了,哪里有这样的。

    “主公……”听到周仓的话,徐晃眼中的金豆子都快流出来了。

    周仓没好气的瞪了徐晃一眼,你感动个屁呀,人家正主都还没有反应。

    “不知大人志向所在?”

    周仓沉吟片刻,缓缓地说道。

    “我只想让我治下之民,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生有所养,老有所依,远离战乱足已。”周仓却在心里加了一句,整个大汉十三州都是我治下。

    “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生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何其难也……”崔琰小声反复念叨着这几句话。

    “大人志向高远,可要做到何其难也,恐穷其一生也未能达成!”

    “先生可知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总有一天能实现……”

    前院一片沉寂,只有轻微的风吹草木之声。

    良久。

    “琰自求学以来,奔走于四方,所过之处无不饥民遍野,战乱不断,琰才疏学浅,若大人不弃,琰愿为大人大志进一份绵薄之力……”

    崔琰字字肺腑,句句情真意切。

    “先生过谦了,我若得先生相助,乃如虎添翼也,嫣敢嫌弃。”

    “主公……”

    崔琰作势欲拜,周仓一把扶住崔琰。

    “先生不需如此。”周仓目露真切之意思。

    “来人,准备酒宴为崔先生接风。”

    酒宴上周仓当即任命崔琰为河东郡丞,总领河东大小政务。

    崔琰对于周仓这种‘豪气’的安排,感动的一塌糊涂。

    次日。

    周仓将徐晃和崔琰两人召集在一起。

    “季珪、公明,你二人虽然跟我时间不长,但我当你二人为心腹之人,现在我欲将河东郡托付你二人,不知你二人敢接否?”

    徐晃率先抱拳说道。

    “主公,晃得主公赏识委以重任,只要某徐晃还在这河东郡就在,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好,不过即使城破了,你人也要给我在,明白了吗?”周仓拍了拍徐晃的肩膀,又把目光移到了崔琰身上。

    “请主公放心,琰必当配合徐将军守好河东。”

    “嗯,有你二人共守河东,我便放心了,一文一武你二人需好好配合,守城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招募了、训练军士,收拢人心……”

    百姓如水,能载舟,已能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主公。”两人齐齐应声答道。

    ……

    周仓离开之时留下了从河东卫家‘缴获’而来的钱财两大箱子,以便徐晃征军之用,至于不够的,就让他们二人自己想办法了。

    此番河东之行可谓收获颇丰,除了‘缴获’而来的十大箱子价值十多万金的钱财之外,最大的收获,可谓是‘捡’了两个牛人,徐晃?崔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