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细菌之说!激动颤抖的朱元璋!(3更,求鲜花,收藏,评价票)



当朱元璋刚来到胡妃寝宫的院子中时,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只见,朱桢此时正在院子中熬药,手中还拿着扇子不停的扇着火,

        火炉中的火焰随着朱桢的煽动忽大忽小!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最让朱元璋诧异的是,

        太医院的王太医和李太医此时坐在朱桢的旁边,一脸的虚心请教。

        朱元璋有些诧异,摆手制止了朱标和后面的太监说话,

        反而静静的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

        只听王太医问道:

        “何为细菌?可看得见,可摸得着!”

        朱桢也不犹豫:“天地间有万虫,有大虫、有小丑、还有细虫:”

        “然,人可称为大虫,而蚂蚁飞蝗可称为小虫,细菌自然就是细虫!”

        “大虫随意可见,小虫仔细可见,细虫细微不可肉眼见!”

        王太医消化片刻,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又继续问:“细虫从和而来?”

        朱桢往药罐里面加了一根灵芝,继续熬药,

        回答道:“人从何而来?”

        王太医回:“父母生养!”

        刚说完,王太医眼神大亮,

        “细虫也是父母生养而来……哎!不对,那最先开始的细虫是如何得来?”

        李太医也在思考!

        朱桢一笑:“细虫从天地中孕育,但这需要一定的条件!”

        “什么条件?”

        “环境!不同的环境就会生出不同的细虫,

        不同的细虫也就有不同的危害!”

        朱桢解释,见两人似乎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朱桢继续说道,“为何生病的人要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才好的快?

        就是因为有风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虫的停留,让它们也难以滋生。”

        “而一些脏乱的地方为何会经常会有人得病死去?那是一位细虫太多,被侵蚀得太过!”

        “又比如,为何大家针灸要将银针放在火上烤?为何酒水能够让伤口不易溃烂?

        就是因为环境的不同,细虫的分布、数量不同!”

        王太医眼中似乎有着一道亮光在闪烁,

        朱桢的话在为他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门户!

        这些道理他们都懂,但就是没人提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